為什麼要拍照?喜歡拍照的人有何特點?拍得的照片幹啥?
攝影可以紀實,可以藝術,也可以兩者兼具。自己對於攝影(嗯好像有點太正式)或者說拍照的基本態度是紀實,若某些相片有藝術感,那應該是全屬意外。
尋常百姓認知的藝術項目,絕大多數需要天份方能精熟。一個沒有藝術天份的人,窮其一生的心力,都無法望畢卡索的項背。但任何有心於攝影者,只要拿到好的設備肯下工夫,一定可以產出具水準的作品。用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使用的設備,隨便用都可以產出差強人意的作品。
既然是紀實就不需要在意作品的品質,只要可以忠實記錄想要的那個剎那即可。因此從未使用過修圖軟體後製過任何相片,喜歡照相者大概很少如此。
智慧型手機的拍照功能與畫質可以媲美專業相機,甚至某些方面可以凌駕之上。人手一支手機而且是最重要的隨身物品之一,換言之等同於隨身攜帶一隻高階的相機,彈指之間可以任意取得高畫質的相片。會用相機拍下某一個畫面一定有其原因,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原因,也有種種的用途,萬變不離其宗,要將對自己有意義的瞬間化為永恆。這個永恆或許有機會名留千史,但也可能弄巧成拙遺臭萬年。為了預防後者的突發狀況,才會有snapchat以及後續類似的系統出現。不去探討別人拍照的動機與目的,轉而檢視自己的。
對自己而言,拍照的最重要動機確實是想把瞬間變成永恆,這個永恆有幾個目的,以今天早上不長的時間內所拍下的一些照片作為探討的標的。
於土地公廟拜拜過程中,取得十三張照片,短短幾分鐘內竟然可以拍那麼多張,不外乎是太便利了,而且幾乎不用任何費用,當然也是有想要化為永恆的標的。這十來張照面主要內容為樹葡萄上頭的長腳蜂窩,以藍到不像話的天空為背景的平凡物品,以及以朝陽為主角的社區公園景物。
以靜態照片與動態短片記錄樹葡萄叢間的黃長腳蜂窩,主要目的是方便觀察,紀錄,以及學習。雖然可以隱約看出蜂巢結構與外部的動靜,但嚴重程度伴隨年紀增長的老花眼,很難看清楚蜂巢細節,透過審視化為永恆的瞬間,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慢條斯理地檢視。難得在這人群熙來攘往的環境中,出現一個這麼容易觀察卻也可能隱藏危機的蜂巢,值得記錄下來並且持續觀察,若也可能危害到附近活動的人群時,可以適時的處理之。因為看不清楚蜂巢細節當然也不知道是甚麼蜂,取得畫面後可以查詢相關資料,以認識這種蜂的名字與特性。
上週梅雨季節,大多數時間都是溼答答,令人不甚愉快的天氣。根據氣象局預報資料,本周雖然好一些但也沒好到哪裡。在這個舒爽的清晨,可以看到如此藍的天空,心情隨之好到爆表。土地公廟旁中部地區後備指揮部屋頂三根旗桿,其中兩根掛有旗子,清晨的微風剛好讓旗子飄揚但又不至於太狂放。到處瘋狂種植多到讓自己感覺很厭倦的黃花風鈴木,頂端枝葉在藍天襯托下,暫時抹去對它的厭倦,會欣賞它的葉子的人應該不多吧。所以將這些瞬間化為永恆的目的,是要讓帶給自己好心情的瞬間,化為隨時可以用於改變惡劣情緒的永恆。
去年藉由拍攝365天的陽光,以度過人生的低潮期,完整取得365張畫面後剪輯成影片,讓自己隨時可以回顧這一整年的歷程。今年沒有繼續這個活動,但若遇到令人很振奮的朝陽仍然會將感受到的瞬間化為永恆。因此目的跟上述的藍天相仿。
早上第二個將瞬間化為永恆的場域為清風嶺步道,短短一個小時取得六十來張畫面,平均一分鐘一張不可謂不多。依據化成永恆之順序,逐一簡略說明:
邊坡滑落:此次行程預期看到的畫面,接近垂直的峭壁,一天超過200毫米降雨量,有這個結果是可以預期的。滑落相當的土石量,顯然已經清理過方便前兩天例假日來此活動民眾通行。這是紀錄。
斯文豪氏攀蜥:剛踏上步道沒多久遇到這隻攔路虎,自己的興奮襯托出它的緊張,既然藉由靜止不動來欺這個可能的敵人,將它可愛的模樣化為永恆,單純好玩罷了。
去年處理後之倒木,上週梅雨對它的影響:去年費了一番功夫鋸掉影響往來步道的龍眼樹倒木,部分樹幹仍擱在其他挺立的枯幹。梅雨對它似乎沒有太大影響,但被它依靠的其他枯幹,遲早還是會倒落,自然的事就讓自然用自然的方式處理吧!這是長期觀察紀錄。
上好漢坡途中的背影:一天到晚拍東拍西,就是沒拍自己的身影。就在陡峭確有不錯景致的好漢坡留下背影。這是自戀式的紀錄。
步道遠眺清澈的豐原市區:好清澈的天空搞乾淨的市區景象,以周邊植被當相框留下這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景。這是單純的紀錄。
長久觀察的麻花捲相思樹:已經持續觀察好幾年的相思樹,曾經探索過為何樹身會變成麻花捲。發現有相當的三角葉西番蓮攀上樹幹,或許過不了多久這麻花捲意象會被遮蔽,趕緊留下它的身影。這是長期觀察紀錄。
月桃花:此時山區最吸晴的植物之一是月桃花,最近已經拍了一些。步道旁幾株月桃剛好垂掛在步道上方眼線所及處,都這麼努力在最佳位置展現它最亮眼的內容,不將之化為永恆有些說不過去。
變種紅色人面蜘蛛:根據橫梗
停棲在大花咸豐草上頭的竹橙斑弄蝶:這個瞬間只因為行進過程剛好遇到,感覺光線與顏色搭配很舒服,在弄蝶尚未飛離花之前將之化為永恆。
令人垂涎欲滴的姑婆芋熟果:紅澄澄的果實令人垂涎欲滴,更是鳥類的最愛。單純只是覺得很漂亮,雖然已經拍過多次,仍然再次將它收錄。
觀察毬蘭是否開花因而無意間發現的石籠子:接近毬蘭開花的季節,步道旁觀察多年的毬蘭長得不錯,就是沒看過開花。在籐葉間探查之際瞥見旁邊一隻靜止不動,想要融入環境欺敵卻仍被發現的石籠子,相逢自是有緣,不把擺了一陣子的穩定架式化為永恆的紀錄,有些說不過去。
挺過梅雨肆虐的步道:很訝異在認為會柔腸寸斷的路段竟然完好無缺,很高興可以正常行走也有些惆悵,竟然猜測錯誤。它既然可以挺過豪雨侵襲,理當幫它留下永恆的紀錄。
賞日平台的朝陽:方才在土地公廟已經幫朝陽留了一次身影,在名為賞日平台處,看到藍天白雲與朝陽的精彩演出,外加山區植被搭的舞台框架,當然需要將這幅景象化為永恆。
被梅雨蹂躪的肝腸寸斷的部分步道:沒想到轉個彎竟然撞到悲慘的景象,前方不遠處的另一個髮夾彎竟然被上方沖刷下來的土石填滿,必須小心翼翼地踩過土石流通過,這就是預期的畫面。不過若一段時間沒有降雨,肯定會被處理讓人可以順利通行,屆時將會船過水無痕,透過鏡頭讓痕跡留下。
被巨大枯木倒下打彎的扶手:經過某一看似整理過的步道路段,雖然沒有明顯的倒木遺骸,但步道旁原先存在的植被似乎少很多,感覺就是有問題。果然發現步道某一邊扶手下凹成U字型,顯然是很大力量的撞擊造成的。總和周邊景物研判,應該是有一棵很巨大的枯樹幹倒下所造成。因其嚴重影響這個熱門路段的通行,因此很快就被處理殆盡,僅留下凹陷的扶手,過些日子這應該也會被恢復原狀,一樣透過鏡頭讓痕跡留下。
步道幽靜竹林意象:竹子在中國人心中有一定的地位,對熊貓而言更是攸關生死的大事。竹林七賢故事中到底有沒有竹林眾說紛紜,竹林跟詩詞歌賦掛勾這個念頭倒是沒有太多爭議。桂竹雖然沒有孟宗竹有名但分布區域更廣。這個區域到處可以見到桂竹林的蹤影,它所帶來上述意象與心靈感受,每次經過總忍不住想要將這種感覺化為永恆。老實說鏡頭所捕捉的永恆,離真實的感受仍有段距離,但聊勝於無收入記憶體內,三不五時可以體會體會。
慢郎中雄山棕花:這附近山區的山棕絕大多數都已經完成生殖生長的第一階段,果實持續發育中。這株步道旁山棕的雄花此時才盛開,只是空包彈沒有作為。
尚待確認的植物:看似很眼熟的植物,上次看到滿枝頭的花,卻尚未確定它的真實身分,需要持續觀察開花後可能的果的模樣,將當前目光所及的模樣化為永恆,便於後續的辨識用途。
步道旁肉身已被取走僅剩皮曩的巨大桂竹筍:最近是竹子生長期,桂竹筍是一道佳餚。步道兩旁冒出來的竹筍均被過往的活動者採集殆盡。喜歡吃竹筍更欣賞朝露停留在筍葉上頭的模樣,也留下不少晨間才存在富詩意的畫面。特意將這個受害者無緣繼續成長畫面凍結,無非紀錄對終結它的劊子手欲蓋彌彰的行為不齒罷了!
開始腐朽的巨大樹幹滿布野菇:這株前兩年倒榻的巨大桐樹幹,被熱心但不會如其它好事者,將散發自然韻味的步道,當成自家般點綴的俗不可耐的山友,當成步道邊坡擋土牆之用。近日的降雨,讓它成為眾多菌類的家。
山棕果實:已經觀察好一陣子的山棕,周邊的雄花序不若方才見到的慢郎中,早早完成任務,花香早已逝去許久連身影幾乎不見蹤影。只剩下繼續下一回合生殖生長的果實,繼續朝最終成熟的階段邁進。
雨後方會現身的瀑布水景:山區平日乾涸的野溪,充足的降雨量過後數天會出現頗為壯觀的清澈瀑布。雖然水量可能有略為減少,但仍值得將這天氣限定的畫面化為永恆。
結語
無意間看到「喜歡拍照的女人特別迷人,並洋洋灑灑列出四個特點」言論所引發的感想,竟然可以揮灑出這一大串論述也真是有一套。
就紀實角度來說,將瞬間化為永恆後最好也能盡快紀錄將當時的心境,事過境遷可能當時的心境會逐漸淡忘,日後再次見到時的心境可能有別於當時者。在印象鮮明之際留下日後可以參考的紀錄,也是拍照後重要的事情,不過似乎沒有很多人會這麼做,即便是自己也只是偶爾為之罷了!
進一步思考照相將瞬間化為永恆這句話中永恆的意涵。永恆是個相對之詞,嚴格說來宇宙間沒有永恆這件事,任何存在的實體都有其出現的時間點,也終將在某一刻消失。把思緒從宇宙這麼大的範疇拉回周遭的空間,光以山的角度思考,人類的永恆也不過如曇花之一現罷了。再拉近到當下所拍攝的畫面或留下的足跡,將影像沖洗為紙本相片,永恆取決於退色的速度。加上護貝可以延長時間,永恆取決於擁有者對其態度。以數位方式儲存,永恆取決於數位儲存裝置的壽命,永恆取決於實體載體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