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省是修行的必要課題。內省是適合於勞作過程的心靈活動,可以減少勞作的無聊感,也可以讓腦袋一起勞作。洗手作午間羹湯之際,想到生命的意義為何?這個世界有無某人有何差異?有三種可能性:加分,無感,減分。有了Tim Berners Lee是加分,沒有他當今造福全人類的全球資訊網可能會晚點出現。有了希特勒是減分,千百萬的生命因他而失去。到目前為止,有了自己則是無感。說是無感,實則是獨善其身,至少無感或無害於其他生命。稍微積極些,或許老蔣曾經說過的一段名言,是一個參考的指標: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這段話當然有其背後的思維,最基本的看法是以人為本。人類逐漸體會到萬物和諧共生的重要性,也了解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的生存不僅是必需的,也是尊重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基本態度。因此,稍微修飾上述詞句,或許會更適合修行者的態度: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全體生物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守護地球生命之永續」
達成獨善其身的生活目的後,進一步是增進全體生物的生活。修行者的生活本質上是如此,例如悲天憫人,不為滿足口腹之慾而殺生,都是符合這個標準。
生命的意義不只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宇宙這個範圍對修行者而言太空洞,能守護地球上生命的永續就很了不起。自身這個微不足道的小生命既然來到地球這個空間,理當除了不影響其他生命的存在外,更積極而言更要守護生命可以在此永續。
回頭看看老蔣何時,在何種背景下說這段話。查詢資料得知這段話出自蔣中正完成北伐到抗戰前(民國十七年 ~二十六年)的十年間。這期間國民政府戮力於各方面建設,被稱為「黃金十年」。根據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的資料,這段話出自於黃金十年間的民國二十四年,蔣中正對於雲南省中等以上學校的演講內容。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地球全體生物之生活, 那麼應該怎麼做,如何可以達到目標,很值得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獨善其身算不算其中之一?算!自己都顧不了怎麼可能增進其他生命的生活!一定是要自己先顧好才兼顧其他生物,自己沒有顧好去先照顧別人的生活,是不對的!
某次經過國四延伸道路隧道工程,很多施工人員正加緊趕工以便下週一可以順利通車。這些施工人員是不是在增進地球生物的生活?試著頗析看看。沒錯,道路完工後確實可以增進很多開車者的生活,別的不說,光兒子往返住家與媳婦娘家 ,就可以縮短不少時間。對於當地居民來講則不然,住在隧道口附近的居民,原本享受寧靜的生活,不吵雜沒有空氣污染。通車後車水馬龍的景像是可以預期的,屆時所帶來的噪音跟空氣污染,對他們的生活肯定帶來負面影響。興建這個隧道對他們並沒有太大的幫忙,因為閘道口離這裡還有一段距離。對附近的生物,比如剛剛聽到在鳴叫的大冠鷲,是負面的事情,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幫助 ,反而卻深受其害。
所以一個工程的興建是好是壞,要看情況來決定。話說回來世間的事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好跟壞,評估的點在於好跟壞的比例。如果好的比例很高那就值得去做,看起來這一條隧道工程對很多人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做就做了吧。
進入院子聽到都市三劍客在紫薇枝葉間品嚐果實的聲音,這是增進生物生活的例子。院子種植的這棵樹,與其他會結果的植物,提供在附近棲息的生物食物,是增進它們生活的具體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