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的數據顯示,110年婚齡中位數為7.95年,表示有一半的配偶婚齡未超過8年,其中又以未滿5年者占1/3最多,看來七年之癢似乎不假。搜尋相關資訊,出現離婚與結婚1:1,離婚率居亞洲前茅等標題。但是可以維持長久婚姻者則是多更多,只是媒體對於負面訊息似乎更有興趣。
在行駛於驚滔駭浪的船上待了半甲子,仍在努力往前行,不讓其觸礁與滅頂。
當今的心得是婚姻是在衝突、妥協、享受、關懷循環間推進。
別的不說,一早起床開始打理家中包含煮飯、洗衣、整理環境在內大小事,則是上述循環交織下的現況,也因如此,讓這艘船得以繼續航行。
一大早轉一圈陀螺心得:
- 被人羨慕很高興
- 讓別人被其他人羨慕更爽
- 甘願做 歡喜受
kobo推薦一本名為《只有愛永遠不夠》新書,稍加了解其內容。
作者介紹有點fuzzy,通常這種情況表示原文書可能有點年代,作者或許在另一個國度,特別是提到他的著作影響到「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在內的許多後輩心理師,引起發掘的興致。
作者2021年去世,活滿一百歲享嵩壽。這本書原版是在1989年出版,距今將近35年。這之前有人翻譯嗎?若無,之前為何沒人想翻譯這本書,還是沒人發現?剛出版的中文版隻字未提,只列出一缸子推薦者。
384頁中文本,顯然有相當分量。
亞馬遜書局對於這本書有279個評論,最高分數5分得到4.5分,顯示這本書高度受到多人的推崇。
一個活滿百歲的智者,即便是平凡人,其言論與經驗肯定具高度參考性,特別是這方面的先驅專家,分享自身多年治療經驗的著作,其參考性與效果無庸置疑。讀者肯定可以從書中獲得許多啟發,但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用於處理自身婚姻危機,並獲得極為正面的效果就不得而知。道理人人都懂,但事情遇到了,人總是會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無法以旁觀者清的態度理性地面對。
雖然作者強調設定讀者為一般人,但對於心理治療或諮商師或許更有參考價值。
沒錯,確實無法單單靠愛維持婚姻一輩子,更精確講單一種愛。若說可以用愛維持婚姻一輩子,那愛字的前後冠詞會隨時間改變,愛慕、戀愛、 愛情、關愛、愛家、疼愛....,總之不是讓最初共組家庭的愛持續一輩子。
人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也沒有人可以完全體會與理解他人的這些情緒。在辦公室受了一整天窩曩氣,更令人生氣的是到家後另一半無法感受。其實,另一半一整天受的窩曩氣也許更多,他或許也有相同的想法。人相處久了總會陷入想當然爾的迷失,他為什麼不能體諒我,他對別人為什麼總是比最自己好,....。
這種情形發生在與其他人之間,頂多老死不相往來,沒啥大不了的。但配偶就非如此,若要老死不相往來就是離異一途。這種想法,作者稱之為「認知扭曲」現象,這會導致配偶間進一步衝突。若能及時發現並將之糾正,就能阻止後續的遺憾事件發生。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認知是心理學一個常見名詞,之前的經驗是關於教育方面的論述。書中作者透過認知治療方法,協助雙方釐清對方想法,透過溝通與對話解開心結,改善雙方關係避免憾事發生。
作者在書中分享尋求治療的多對伴侶真實故事,鋪陳這種療法發覺問題的程序與效果。也提供一些讓讀者可自我檢測的檢核表,試著找出自身的問題。
有情人終成眷屬,王子與公主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只活在童話故事裡,即便是真的王子亦然,遙遠的英國不就有眾所周知的例子嗎。
各種信手捻來一籮筐的睿智解方,平常可以琅琅上口,事情遇到就拋諸腦後,這是最大的問題。
- 退一步海跨天空
-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
所以才需要旁人拉一把,這個旁人不可以是落井下石,而是真正有能力會解危機者。
婚姻牽涉到不只兩個人的兩個人問題,錯綜複雜,需要當事人努力,或外加諮商師在內的其他人拉一把共同維護。
參考資料
1. 亞倫.貝克。只有愛永遠不夠:透過認知治療幫助伴侶克服誤解、化解衝突和解決關係難題。遠流出版社。3/29/2023。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2527
2. Aaron T. Beck。Love Is Never Enough: How Couples Can Overcome Misunderstandings, Resolve Conflicts, and Solve Relationship Problems Through Cognitive Therapy。10/1989。https://www.amazon.com/Love-Never-Enough-Misunderstandings-Relationship/dp/00609160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