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玉山前峰紀錄

 4/18/2023

主行程
05:00 豐原出發,等候管制約10分鐘, 7點鐘開放通行。
07:30 車子停在上東埔停車場,進入楠溪林道。
07:50 徒步約380公尺抵達排雲登山服務中心,辦理入園報到。
08:00 搭乘接駁車到位於楠溪林道2.8公里塔塔加鞍部的玉山登山口。
08:10 徒步2.7K前往前峰登山口
09:30 攀爬0.8K抵達前峰三角點
10:50 前峰三角點,海拔3239M
13:30 回到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14:30 徒步抵達楠溪林道0K處停車場
17:00 抵達豐原


若將玉山登山口高度到主峰間的高度區帶分成三等分,分別標註低中高海拔,此次活動區域屬於玉山區域的低海拔段。
玉山地區海拔2500-3000公尺的冷溫帶針葉林,以鐵杉、雲杉、二葉松、華山松為主要代表樹種,活動區域確實到處可見這幾種針葉樹,鐵杉特別多,尤其是前峰步道的石瀑區。
下列依據類別,列出觀察到的植物與生態。玉山國家公園生態何止萬千,即便擦身而過的動植物生態也何止千百,這裡所列的觀察紀錄,只是自己有興趣、好奇、或剛好出現明顯特徵(例如開花)等內容。

賞花
玉山杜鵑
馬醉木花
玉山小蘗花
喜岩菫菜
台灣杜鵑(或台灣高山杜鵑)








賞果
小葉胡頹子
台灣扁核木



植物
玉山薊
玉山籟簫

賞鳥
冠羽畫眉
金翼白眉
星鴉
停棲在華山松上頭的星鴉,是台灣海拔分部最高的鴉科鳥種,主要出現在高海拔的松樹純林樹冠層,以松子與昆蟲為主食,應驗有華山松之處必有星鴉的說詞。
有見到台灣小鶯身影,以及五色鳥身影,但未能拍到清晰影像



賞樹
鐵杉
二葉松
華山松
大約分布在海拔1700~3300公尺的華山松,毬果比其他松樹大很多,大約有10~20公分
在中高海拔地區大致上可以用針葉的疏密來判斷是台灣二葉松或華山松。另外華山松樹幹與毬果較為壯碩。台灣五葉松則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區。
雲杉
紅檜
鐵杉
冷杉
台灣刺柏
梨樹
台灣紅榨楓
昆欄樹
梨樹
台灣紅榨楓



賞型
有造型的鐵杉枯幹
松羅掛在樹枝上搖曳生姿的模樣




賞石
石瀑奇景


賞生態
500年大鐵杉的小生態圈




心得
  1. 曾兩度造訪玉山,對於前峰根本不屑一顧。早期兵役為三年期的時代,曾流傳一句順口溜:當兵當三年,母豬賽貂蟬。五年未曾嘗過高山的滋味,可以造訪玉山前峰如獲至寶!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
  2. 即便是週間的日子,前往排雲山莊的進行者仍絡繹不絕,停車場也幾乎完全客滿。玉山太有名了,安全性又高,名氣也夠響亮,吸引中外人士來朝聖。遇到兩對國外人士,這條路線已經是國際級的健行路線。
  3. 未曾發現塔塔加週邊有那麼多的鐵樹,而且有樹齡500歲的大鐵杉,氣勢真是壯大。
  4. 最有收穫的不是從塔塔加登山口到玉山前峰三角點的主行程,而是從塔塔加登山口徒步回上東埔停車場的2.8公里路程。
  5. 多年未曾走訪高山,歲月並沒在體能上留下痕跡。
  6. 更能領略造訪高海拔山區的喜悅與收穫,不單單只是汗流浹背與征服高山的痛快感,與跟他人分享的榮譽感,而是真心感受走訪區域生態豐富的喜悅。
  7. 徒步時間長短受一些因素影響,例如個人體能狀況,徒步過程的額外活動,隊友的狀況,輕重裝或徒手,時間只是個人的紀錄。
  8. 沿途持續聽到冠羽畫眉清脆叫聲,到處可以見到金翼白眉身影。甚至在三角點還會飛到眼前等候,顯然之前嘗過甜頭,這實在不是很好的狀況。
  9. 大家都會熱情的欣賞台灣紅榨楓的楓紅景象,鮮少有人會欣賞或提及長新葉與開花過程,時間剛好,幫它留下另一番清新的模樣。
  10. 難得可以出遠門到鮮少可以到訪的環境,當然要竭盡所能的觀察與留下所經之處的生態。扣掉車程時間,短短6個小時可以欣賞到這麼多內容確實是不容易,比過去兩次待了比今天更長時間更多。
魔法時光
高齡105歲還能參加百米賽跑的美國阿嬤茱莉亞.霍金斯(Julia Hawkins),分享保持身心愉快的秘訣之一是,經常回想不常發生卻深具意義格外美好的「魔法時光」。
兩個人參加一模一樣的行程,收穫或許會天差地遠。
同一個人走訪一模一樣的行程多次,每一次的收穫肯定也不一樣。
上述兩個命題,牽涉到收獲與一模一樣等兩個定義。
每個人對於收獲有主觀與客觀的定義。攀登玉山前峰,成功攻頂是客觀的定義。欣賞高山植物與生態,鍛鍊體能,心情愉快是主觀的收獲。
除非兩人比肩齊步,否則踏上同一個地面有時間落差,即非完全一模一樣。A來到華山松前看到一隻星鴉停在枝頭,下一刻B抵達星鴉已經飛離。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造訪同一地點,差異更大。
所以一模一樣只是概念上的意涵。
主觀收獲通常跟參加行程的難易程度成正比,越是需要排除萬難的行程,通常會更有收穫。
非常難得情況下,跟好友走訪心儀已久的高山行程,因為難得可以出門到垂涎已久處所,且不知餘生是否尚有機會到訪,因而竭盡所能地欣賞與留下所經過地點的心儀景物。
回程身外之物的行曩,食物與飲水已經吃掉,因而減少許多,心中無形的行曩卻是飽滿。
稍後將無形行曩以具象的文字影像呈現,是將每個瞬間化為永恆的主觀收獲。
被永恆化的有意義瞬間就是「魔法時光」,是人生無可避免必然遭逢苦痛之際的良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