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看圖說故事:豐收

中部地區稻作為兩期,第一期稻作接近收割季節。
上週六在潭雅神綠園道見到週邊稻田部分稻穗傾倒,這個時候最怕強風豪雨,成熟的稻穗很容易會匐倒,會影響收割也容易讓稻穀變質。
大甲溪旁農田,大都採取輪種作物耕作,主要作物有水稻、芋頭、馬鈴薯、樹薯、高麗菜、玉米等。
在大甲溪畔暱稱為釣魚停車場旁的2畝水稻田已經收割,來此途中惦記稻子是否已經收割。
從稻田一角,以對角方式構圖,取得收割後只剩殘梗,佐以遠處田野與藍天白雲的影像。
此刻的稻田有棒球場的感覺,身處位置在本壘後方。
收割機收割稻子,將稻穀與稻梗分離,順便將稻梗裁切為較短的數截。稍後犁田過程可以混入泥土中作為肥料。
在這個稻田棒球場的本壘位置,恰好一大坨裁切後稻梗位於此處,更有本壘的模樣。
大清早氣溫雖已經拉到很高,但雲層比前幾天的此時厚,減少陽光直射的強度,也豐富地景內容。
沿著稻田繞半圈,來到剛剛取景的對角,以同樣的構圖,將當下的景象化為記憶體內的永恆。
稻田棒球場的感覺類似,只是遠方的田園風光,被大片崩塌地的小山丘與前方的鐵軌取代,呈現另一番的風味。
這兩張相片給自己的感覺只有兩個字:舒服!
攝影手法拙劣,器材普通,取得的只是平淡無奇的相片。
但定期造訪固定點,並取得大致位置的畫面,放在一起就有機會成為有意義的組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