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快樂學

「你快樂嗎?我很快樂」是庾澄慶擔任團長的「頂尖拍檔」樂團,是1993年推出的《頂尖拍檔》專輯,第一首主打歌〈快樂SONG〉第一句歌詞。
任何時刻被人問到「你快樂嗎?」,皆以「我很快樂」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老實說上面的敘述有點弔詭,一個永遠快樂的人是正常人嗎?911事件現場,被問到「你快樂嗎?」,回答「我很快樂」,若不是精神異常,就極大可能被認為是開打組織同路人!
媒體報導美國認知科學家耶魯教授勞麗.桑托斯,為了讓學生與上班族用更科學的方式學習「快樂」,六年前(2018)開設選修課程「心理學與美好生活」,有將近一千二百人修課,是創校以來最熱門的選修課。
常春藤名校的學生都是人中龍鳳,卻如此嚮往快樂的生活,顯然學霸似乎不是想像中的快樂,抑或是想讓未來人生更快樂?
快樂要學習,要用更科學的方式學習,又是有點弔詭。
沒有特別興趣想了解讓快樂的科學方式是甚麼,自己心中可以快樂的方式很簡單,首先是「做自己,不要跟他人比較」;其次是「每天可以吃得下、拉得出、笑得出」。
現代人所享受的生活便利,都是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人所無法想像的,現代人理當比前人更有時間享受人生,也因此會更快樂,但實情似乎不是如此,不知有沒有人研究現代人是否比過去的人快樂。
現代人跟古人生存所需沒有太大差異,填的飽肚子,不受風寒與烈日所苦,可以有遮風避雨的場所,可以享受為生活打拼所需之外的閒暇時間,就可以了。小時候休閒時光是釣青蛙,抓魚,跟現代人滑手機玩線上遊戲,心中感受的快樂程度應該所差無幾。
那為何現代人沒更快樂?「所需不多,卻要很多」是原因之一。其次,有人說「停止跟他人比較,幸福就到來,所言不假」。
吃得下、拉得出、笑得出,是自己評估身心狀況的三個簡單指標,也是快樂的最直白來源。
吃的下,才能取得身體運作所需營養;拉的出,才可以將身體內固態廢棄物排出;笑得出,表示身體與心理狀況尚可,也應該是處於快樂的氛圍。
看起來簡單的三件事,其實不簡單。
吃的下,牽涉到食物來源,是否安全健康,身體器官是否真能吃下。
拉的出,牽涉到怎麼拉,自己拉,藉由藥物拉?拉出後怎麼處理?
過年前媽媽住院期間,隔壁床一位上年紀婦人,住院幾天期間沒拉,還得透過護理人員大費周章,才得以慢慢地清理囤積的內容物。從她跟護理對話過程得知,她有數次曾因為這個問題掛急診過。
說來輕鬆,要實踐應該也不難,但自己還是偶爾會不快樂,有時是自己造成,有時是別人造成,〞這是自己終身學習的課題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