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禪繞畫

自己有時候無聊時,例如聽電話彼端他人訴苦的過程,若手邊剛好有紙筆,就會漫無目的在紙上重複地繪出簡單的圖案。這些圖案就是一直不停地重複簡單線段、三角形、四邊形、與圓形等幾何圖形所構成,若時間夠久,紙張面積也夠大,有時候可能繪出有點感覺的圖案。

曾經在LINE志工群組看到「禪繞畫」一詞,沒特別感覺,有「禪」字眼,或許跟佛教有關吧!在圖書館整理書架,看到架上幾本有「禪繞畫」的書本,拿下來信手翻閱。看到「禪繞畫」的原文Zentangle,以及典型的畫作,立刻想到幾個幾何圖形的英文字:Triangle,Rectangle,與Circle,尾音很像,而且典型禪繞畫大量使用這些幾何元素,也包括直線、斜線、陰影等。規律地重複這些圖素,構成一幅單調卻頗有禪意的畫作。專心地使用簡單線條或圖案,重複地描繪過程,可讓人沉澱心情,專注在構圖,彷彿進入冥想般。其中一位作者Kass Hall在所著的The Zentangle Untangled Workbook: A Tangle-A-Day to Draw Your Stress Away,副標題,明白標示Zentangle的功用是消除壓力。
另外也想到幾個內容:植物的花、佛教的曼荼羅(Mandala)圖案、與小時候玩過但是忘記當時如何稱呼,網路賣家將之稱為萬花尺、萬花畫板、或齒輪創意畫板的繪圖工具。想到花是因為很多重複的圖案,隱約有花的影子。有人提到自己也親身觀察一陣子,大多數開花植物的花瓣數目是費氏級數,最典型的是向日葵花。費氏級數的規則為,數列中的任何一個數為前面兩個數的和,數列初始的兩個數字都是1,因此數列為1,1,1+1=2,1+2=3,2+3=5,3+5=8,5+8=13,....,根據親身觀察比較多的花瓣數量是5。教密宗舉行宗教儀式和修行禪定,所用的象徵性圖形稱為曼荼羅,禪繞畫與它極為神似。萬花尺通常會搭配齒輪,將鉛筆插入可自由移動的齒輪中間孔洞,讓齒輪沿著在繪板上固定的圖案邊緣的齒移動,可繪出變化萬千但具有規律的圖案。有了初步的想法,再來看看別人怎麼說。
原本是植物插圖印刷品銷售商的Rick與Maria,注意到購買的客人渴望創造,卻自覺能力不足而裹足不前。受到Maria在繪畫圖案時的冥想狀態啟發,他們在靜修期間構思了禪繞畫法,並將想法記錄在日記中。經過有趣地腦力激盪後,他們創建禪繞畫(Zentangle)一詞,它是Zen與Tangle的合成字,核心理念是通過繪畫簡單、重複的圖案來實現放鬆心靈和專注力的目的。以下是纏繞畫的一些特點:
纏繞畫作品通常由重複的結構性圖案組成,這些圖案被稱為「tangle」。藝術家會將這些圖案填充在小而定義明確的區域中,稱為「tiles」。纏繞畫強調透過重複和有意識的繪畫過程,來實現正念和放鬆。這種練習被認為可以幫助人們靜心冥想,減輕壓力,獲得內在寧靜。纏繞畫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沒有錯誤,只有創意的機會。藝術家被鼓勵接受任何意想不到的結果,並將其納入設計中,而不是擦除或重新開始。纏繞畫只需要很少的材料,通常只需要一支筆和一張紙,這使得所有年齡層的人都能輕松學習。儘管纏繞畫遵循著結構性的準則,但還是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來表達個人的創意和詮釋。藝術家可以嘗試不同的圖案、著色技巧和色彩組合,創作出獨特且視覺上引人入勝的作品。
禪繞畫可以看成是一種動態的禪修途徑,禪修並非一定靜態坐禪,道元禪師認為典做也是一種禪修,也有禪師認為行走也是禪修一種。按照這種脈絡,書法、繪畫、或其他可以放鬆心靈與達到專注力的動態活動,也具有禪繞畫的效果。
快速翻閱禪繞畫書籍,大概知道它的規則,爾後信手塗鴉時,可以嘗試這些原則繞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