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巨人+一橫的傳奇

 台語俗諺「十做九不成」,這句話是調侃沒有定性,一天到晚換工作或是不停的轉換經營行業。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一種不墨守成規的行事風格,發現從事的行業非喜歡或沒有前途者,趁早轉換也是一個途徑,在摸索過程中可能會經過多次的碰撞,最後才遇到自己有興趣,又有未來性的行業,可以當成一輩子的事業來經營。

最怕十做十不成,還不知道錯在哪裡,渾渾噩噩了卻一生。當然沒有幾個人可以如鋼鐵人馬斯克般,七做七成,成立七家公司,每一家都有前瞻性有自己的獨特技術,也都前景大好,簡直不像是地球人,難怪他想要開創火星之旅,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返家鄉。可以推估未來有可能是N做N成。

朋友間聚會,特別是男性,大多是勸酒聲不斷練哮話一大堆,不過閒談之間竟也有機會成就一番大事業。上述這兩個情境,恰好都出現在台灣巨大創辦人,人稱「標哥」的劉金標創辦人身上。

「標哥」在1972在台中跟友人聚餐,席間詢問現在有甚麼生意可以做,從朋友口中得知自行車似乎有發展性。當時他剛從三年前颱風導致海水倒灌,造成所養殖的鰻魚流失,一夕間損失超過2千多萬的慘痛遭遇中逐步恢復中。在更早前也經營過不少的事業,例如鳳梨工廠,木材廠,運輸業等將近十種不同行業。因為標哥畢業於台中高工機械科,有機械相關的專業知識,又有經營事業的經驗與眼光,因此由八位原始股東集資四百萬台幣,創立巨大公司。到今年2022年剛好滿50年,根據媒體所披露的資訊,去年營業額超過800億。所以「十做九不成」這句話套用在「標哥」身上,顛覆這句話傳統的定義。

人的成長背景對其一生有重大的影響,而這通常與家庭有關。根據媒體披露的資料,標哥日據時代的30年代出生於台中沙鹿,父親從事對日貿易,是家中老么上有四位兄長。根據對他資助最大的姊姊回憶,他從小受到爸爸的寵愛,特別聘請中文老師到家中教他中文。而且爸爸出門應酬,都會帶年僅6,7歲的標哥一同前往,耳濡目染之下,埋下自行創業的因子。

根據他的年紀推算,小學畢業時剛好光復,後來就讀台中二中,最後畢業於台中高工機械科。踏入社會,短暫在父親投資的工廠待一陣子後,開始一系列的創業之路。創立捷安特之前的最後一項投資是養鰻魚。1960年代鰻魚外銷日本,劉金標也投入,但1969年颱風造成海水倒灌,一夕間損失二千多萬元。

1972年跟八位朋友吃飯,席間標哥詢問有人最近有甚麼生意可以做,因而有了生產自行車的念頭。由八位原始股東,集資四百萬成立。原始股東卓文川談到公司名字的由來,當時巨人少棒隊拿下世界少棒冠軍,因此以巨人為公司名稱,但沒有核准,因此將人加一橫變成大,以巨大為公司名稱。

台灣在60年代自有品牌的自行車高達三千家,但標哥提到公司成立初期,台灣自行車面臨嚴重問題。雖然美國市場大,但是台灣的品質很差。甚至有些自行車店家,在門口掛上「本店拒絕修理台灣製造的車子」。為了提升技術,標哥自己到日本學習自行車製造技術,也引進自姣車相關的JIS規範。

巨大1972年成立,隔年1973年只賣出1821台車子。標哥經由生意關係認識羅祥安,並發掘兩人可以互補,因此力邀他加入巨大,羅祥安於1973年加入巨大。公司成立前四年幾乎都是在燒錢,別人眼中巨大比較像是「自行車研究所」。標哥發現當時自行車生產沒有任何規範,當時也沒有CNS標準,因此費了很大的勁說服協力廠商共同使用JIS規範。後來日本的伊藤忠跟美國Beaco公司救了巨大,接著跟美國自行車大廠Schwinn簽約代工生產。1980年之後,每年外銷6萬台車子。1981年巨大成立子公司捷安特,打出自有品牌目標鎖定國內市場。

巨大的營業額由1975年的5千萬,到1983年成長到21億。後來美國的訂單金額高達營業額的75%,標哥深感不安,因此向Schwinn提議,在美國銷售捷安特品牌的車子,由捷安特製造Schwinn銷售。但Schwinn要求股份展佔比80%,標哥雖覺得怪怪的但基於感念Schwinn給訂單的恩惠仍然同意。但不久Schwinn卻配合港商在中國成立中華自行車公司,打亂進軍美國的構想。標哥跟公司夥伴商討後認為,自打品牌比抽單的速度快,也就是打出名號後才可能面臨抽單,因此決定放手一搏打出自有品牌。

1986年選定由歐洲出發開啟自有品牌的之路,首先在素有自行車天堂的荷蘭成立捷安特歐洲公司,隔年1987年進軍美國,在洛杉磯成立子公司。1988年陸續在世界各地成立子公司,1989年回到亞洲成立日本子公司。標哥提到他觀察中國四年,發現中國改革開放後,民眾嘗到好處,因此不會再走回頭路,因此於1992年投資1200萬美金在崑山成立子公司。1991年正式與Schwinn終止OEM關係,同時增設澳洲與加拿大據點。而且Schwinn在捷安特進入中國六年後也宣布破產。這段期間捷安特的營收由1986年的6億,成長到1991年的50億。

捷安特是組裝廠,真正自己生產的只有車架與前叉等少數零組件,與其他零組件廠是共生關係,未求生存與美利達高層於2001年在台中福華飯店聚會,達成往高階自行車發展的共識。隔年2002年兩家台灣組車大廠巨大與美利達為核心,結合11家零件廠(天心、彥豪、維格、維樂、鑫元鴻、榮輪、 亞獵士、達建、鋐光、桂盟與速聯)共同倡議。在工業局等單位的協助下,導入豐田生產系統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特別是自動化與即時生產等系統,往高價值的產品發展。並自 2003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A Team技術研發團隊,取第一個英文字母A為名 ,代表的是最優質(BEST)的意思。A Team於2016年完成階段性任務。

2003年起,捷安特擠身台灣品牌前十大,營業額由2003的184億,提升到2011年的473億,2021年預估的營收超過800億,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值。管理大師許士軍談到捷安特的策略是total customer orientation。企業可以採取競爭導向或客戶導向,捷安特採取顧客導向是正確做法。

標哥家族有胃癌基因,他於1996年也發現經由開刀治療而康復。2000年起每天騎40公里來回台中與大甲上班。他自己認為有騎車那天世界是彩色的,沒有的那天則是黑白的。騎一騎後發現全身的病痛都不見了。他說人總是會到無法在騎車的年紀,他透過每天騎車,希望可以將哪一天往後挪。

真是值得晚輩佩服的成功典範。

參考資料
  1. TaiwanTalks4。台灣演義:劉金標‧自行車傳奇(1/4) 20120701。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B-cJ0Ephc
  2. TaiwanTalks4。台灣演義:劉金標‧自行車傳奇(2/4) 20120701。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rVccvJnR4
  3. TaiwanTalks4。台灣演義:劉金標‧自行車傳奇(3/4) 20120701。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8-rT_b0xiw
  4. TaiwanTalks4。台灣演義:劉金標‧自行車傳奇(4/4) 20120701。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9qkTVHw2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