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旱溪東路往豐原騎車途中,在祥和路附近看到一株很有趣的木瓜,忍不住停下來觀察。
吸引目光的標的是一顆被鳥類啄出一個大洞的熟木瓜。旱溪生態豐富是鳥類的快樂天堂,在這麼好的位置有那麼好的食物,當然不可以錯過。這些不速之客最令人詬病之處,吃了幾口後就暴殄天物讓期潰爛。還好後繼者繼續享用或收拾殘局。真正吸引自己下馬的是被啃掉一大半的果實內,三個白色橢圓形的東西,因為不方便趨前觀察,加上這個大雨特報梅雨天短暫的空檔,不敢在外頭待太久,改天再來觀察後續發展。
第二個吸引自己眼光的是紅色(或深紫色)的葉柄,比較少看到這個品種。回家查詢資料,得知可能是民國76年由農業試驗單位雜交不同品種而得到的新品種。由黃士晃先生所提供的文中顯示,不只台農5號的葉柄為紅色,該文中有圖片者的品種有龍津一號、紅福、紅壽等也是紅色。不過仔細審視果實的形狀,似乎跟上述這些都不太像,旱溪旁觀察到的果實比較胖的橢圓,其他種類比較瘦。該文也提到台農5號目前已無推廣種植,因果肉品質與顏色及儲運性不佳等因素
這一棵木瓜可能只是菜園主人好玩種植,不是非得收成與販售,所以很有可能是台農5號。
參考資料
黃士晃。木瓜品種及種苗產業現況介紹。農業新知與技術 2017/6。100期。7-12。https://book.tndais.gov.tw/Magazine/mag100/100-2.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