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桂花樹上白頭翁育雛巢內最後一隻雛鳥夭折,結束將近一個月的觀察。夏季陽光與與水充足,植物處於快速成長期。原本預計修剪院子植物,白頭翁築巢的桂花當然也在列,修剪過程這個鳥巢即使不移除肯定會受影響。
還好尚未動手,不到一個月的七月六日意外發現巢內有二個蛋,這個舊巢繼續用來養兒育女。初步觀察這個鳥巢沒有修整的跡象。過去觀察綠繡眼築的巢穴,不管是否讓撫育的下一代成功離巢,該鳥巢就廢棄不用,沒想到這次觀察到鳥巢重複使用的情形。
七月六日
在院子拍攝房子外觀做為規劃整修的參考之際,所處位置大約在原本白頭翁築巢的桂花樹旁,該鳥巢已經荒廢多時,正準備修剪該桂花樹。拍攝過程為了找到好的拍攝位置,因此在桂花樹旁前後移動腳步,沒想到桂花樹間突然有東西竄出,並發出熟悉的白頭翁驚叫聲,被嚇了一跳,立即想到難道該廢棄鳥巢又被重新利用?拍完房子集水槽相片後,趕緊拿出FR100相機窺視鳥巢內部,還真的出現兩顆白頭翁蛋,真是非常驚喜!這兩隻白頭翁是原先的巢主嗎?從人的觀點每隻白頭翁長的都是一模一樣,無從確認是否為原主人,但可能性非常高。
若是同一對白頭翁戀人,選在這個季節培育下一代,恐怕會重蹈上一次的覆轍,因為夏季容易有午後雷陣雨與颱風侵襲,增加雛鳥成長的困難度。
下午下了一陣午後陣雨,還好沒有持續很久,希望未來2~3個星期不要出現颱風或強降雨,免得重蹈第一回合的覆轍。
七月七日
早上一早踏進院子發現白頭翁不在鳥巢內,趕緊探查鳥巢內部,出現期盼的三個蛋。重新啟用的鳥巢,剛開始新一輪的育雛工程之初,就可以觀察真是幸運。這一次不要如上次般密集拍攝干擾它們的工作,等接近破殼階段再密集些。
今天天氣炎熱沒有前幾天的午後雷陣雨。
七月八~十一日
親鳥長時間待在鳥巢內,天氣澳熱沒有下雨。使用鏡頭分離式的FR100 相機,在不干擾他們工作下持續觀察。
七月十二日
在院子閒晃,看到梅樹下方半個應該是白頭翁蛋的殼,天啊,該不會是正在孵蛋的其中一顆吧!趕緊張望旁邊的鳥巢,親鳥安安穩穩地待在鳥巢內,屈指一算今天是第六天,快的話本周日就可能破殼,這個時候親鳥大概可以感覺出鳥蛋內是否有生命的律動,若沒有這個跡象,大概就會將之丟出巢外。親鳥在巢內孵蛋無法探查內情,只能等待適當時機。不久發現另一隻白頭翁嘴叼著一隻蟲停棲在旁邊的羅漢松樹梢,怎們又是一個令人訝異的畫面,它是叼蟲來餵雛鳥嗎?有可能提前那麼多天破殼嗎?剛剛看到的殼是裡頭雛鳥的嗎?一堆問號!拿起相機準備拍下嘴叼著蟲的畫面,還來不及按下快門就被它吞下肚,然後聽到另一隻白頭翁的聲音,真是一團混亂,發現親鳥飛離鳥巢,趕緊利用這個空檔查探,還好三顆蛋都安在,真是虛驚一場!真是好笑,被這等鳥事搞的神經錯亂。
發現草地有蛋殼 |
發現草地有蛋殼 |
親鳥仍在孵蛋 |
三顆蛋仍完好 |
七月十三日
將充好電的相機放入腳架,並調整適當的位置。之前放置的位置相片位置適當畫質也不錯,但換成影片模式,鏡頭會拉近造成焦距不對,因此稍微往後一些測試距離。
稍微查詢相關資料,得知鳥類的體溫大約是攝氏40度,孵蛋溫度大約是攝氏37度加減0.5度。這幾天氣溫相當高,一大早就超過30度,中午前後甚至接近35-36度,白天親鳥很少待在巢內,而是在附近休憩警戒。一旦接近鳥巢就發出特有的警戒聲音,通知另一半注意,或許也想要嚇退可能的入侵者。
七月十四~十五日
持續觀察大部分時間仍然在旁邊警戒,少數時間窩在巢內。
七月十六日
今天到探索館值勤,雖然有點早,但因為氣溫高沒啥下雨,鳥蛋有可能提早破殼,今天雖然機率不高但有機會。
早上出門前拍幾張畫面當記錄。晚上回家立刻檢查巢穴,仍然是三個完好的蛋尚未破殼。
七月十七日
預估今天會是破殼的日子,擔心錯過關鍵時刻,又無法長期守在鳥巢旁,因此使用2分鐘拍一張相片的方式持續記錄,起碼可以捕捉到丁點畫面,一天下來毫無所獲,親鳥仍三不五時窩在巢內一會兒,而且沒有下雨這是好現象。
七月十八日
院子築巢育雛的白頭翁很有可能今天破殼,整個早上三不五時便利用相機觀察巢內動靜。
中午買完便當進入家門發現巢內似乎有動靜非常驚喜,趕緊用相機紀錄破殼的過程,太精采了,希望有完整的紀錄。沒想到自己手賤東弄西弄地相機竟然當機,沒有拍完整個過程,真是懊惱至極!又忙著帶媽媽到醫院,回來後相機電池耗盡,終於可以介入相機的操作,果然沒有拍到完整的過程,真是白癡一個!
把相機充電準備拍第二隻破殼,心想或許沒那麼快,因此還慢條斯理的看個電視。將近三點鐘將相機放回拍攝位置,探查巢內動靜,天啊!第二隻已經現身而且蛋殼不見了,怎麼那麼快,是誰把蛋殼吃掉的!親鳥嗎?雛鳥嗎?查詢網路資訊,親鳥似乎會把蛋殼丟出巢外,所以前幾天看到的半個蛋殼是先前破殼雛鳥的。破殼後的蛋殼太小不容易發現,明天找看看附近是否有蛋殼的痕跡。
下午的其他時間都是瞎忙白忙,第三顆蛋今天應該不會有動靜,符合自己先前的觀察,第三顆通常會晚一天孵化,明天再試試運氣,若無法看到也就隨緣吧!
七月十九日
昨天等到天黑未見第三顆蛋破殼,一早起床下樓查看,鳥巢內出現三隻雛鳥,難掩失望之情,也不想拍攝這個畫面了,本來好端端的有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竟然硬生生地被手殘的自己給搞砸了,真是夠了,一早情緒就不爽!
七月二十~二十三日
持續掛著相機拍攝過程,每天早中晚各用相機分離螢幕觀察一次巢內動靜,可以看出雛鳥成長的過程。天氣澳熱氣溫很高,密不通風的鳥巢給這三個新生命很大的挑戰。
七月二十四日
早上踏進院子照例使用相機觀察鳥巢狀態,這一窩雛鳥其中兩隻到今天剛好出生滿一週,但似乎尚未達到準備離巢的模樣,是因為白頭翁雛鳥的成長期比較長嗎?沒有經驗值尚不確定。
光線更適合拍照時又拍的幾張照片,驚覺似乎只剩下兩隻雛鳥,怎麼又會如此?
今天只要出現在院子,兩隻親鳥便立刻出現在旁發出急促的警告聲,不知是否跟雛鳥少一隻有關係。
若雛鳥真的少一隻,那最大的因素是氣溫太高。本來以為這幾天沒有下雨有利於雛鳥成長,沒想到卻又因氣溫太高,阻斷他們的成長了。
希望剩下的兩隻可以順利成長。由不是很清楚的畫面觀察,情況似乎也不是很理想。
若這兩隻親鳥跟上一批是相同的話,那就真是太慘了,一次是碰到連續下雨這次是連續數天創紀錄的高溫,唉真不知該說甚麼好。
七月二十五日
這幾天踏進院子的第一件事情是查探鳥巢動靜,昨天似乎少掉一隻雛鳥,天氣又那麼炎熱,巢內兩隻雛鳥狀況似乎不佳,而且持續將頭伸出巢外,似乎是鳥巢內溫度太高了。
早上依然查探巢內動靜,看到預期的不好狀況,好像只剩下一隻雛鳥,真是令人難過鳥爸媽肯定更難過,真是人鳥皆難過的事情。
「人鳥皆難過」隱含鳥遇到這種事情會難過,是真的嗎?養育下一代對人有何意義?養雛鳥對鳥又有何意義?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雖然八股卻精準回答上述問題,這是最重要的意義,雙親生下我們,我們養育下一代,一代接一代讓地球的生命得以永續。辛苦養育的孩子不幸夭折肯定會難過,但生命還是要過,今年適合養育後代的季節已過,來年再繼續努力。
睡覺前踏進院子準備把狗關好,隱約聽到梅樹周遭有雛鳥的叫聲,非常訝異怎麼會有這種聲音!是白頭翁鳥巢內僅存的雛鳥叫聲嗎?怎麼會出現在距2-3公尺遠的梅樹周遭?亦或是有其他的鳥在梅樹過夜?一堆的問號。忍不住拿手電筒仔細探察,天啊!梅樹旁草地上出現一隻雛鳥,是白天看到鳥巢內僅存的那一隻嗎?還是已經消失的另外兩隻?更多的問號出現在腦海。轉身察看鳥巢動靜,嘿,親鳥還窩在鳥巢,表示鳥巢內還有雛鳥,那這一隻是已經消失的兩隻之一!探查過程驚動親鳥進而飛離鳥巢,正好可以查看鳥巢狀態,巢內空無一物!所以草地上的雛鳥是今天在巢內的那一隻,它如何是來到幾公尺遠的地方,親鳥刁出來丟棄或自己飛離鳥巢掉到這邊?根據剛剛發現親鳥還在鳥巢,顯然它當時不知道巢穴已經空了,所以才仍會待在鳥巢內。觀察一會兒這隻雛鳥生命力似乎還蠻旺盛的,無法持續觀察,為了助它一臂之力,拿了一張簡易摺疊椅遮住它,免得被其他可能的天敵發現。
七月二十六日
天亮後趕忙查看它還在草地上,兩隻親鳥在一旁警戒,一接近立刻發出警告叫聲。使用相機觀察發現雛鳥可以緩慢移動,親鳥仍會餵食它,顯然尚存一絲希望。早上溫度似乎有降一些,又離開通風不良的鳥巢,雛鳥應該會感覺舒服一些,持續以旁觀者的角度靜觀小生命奮鬥的歷程。
七月二十七日
一早踏進院子看到白頭翁從梅樹間飛出,並發出熟悉的叫聲,這顯示雛鳥還在樹叢間,稍微往裏頭張望,梅樹下的植被太茂密看不出個名堂,反正知道小不點還在就可以。整個早上,不論是由外面大門進入院子,或由屋內步出院子,幾乎都會出現早上的景象。
到外頭買午餐便當進入院子沒有親鳥的蹤影,大概是大中午太熱找地方納涼。趁這個機會趕緊仔細張望主要是黃鸝鳥蕉的植被間,果然發現雛鳥趴在一根小枝幹上,狀況看起來還可以,而且可以趴在樹枝上了。才沒一會兒親鳥又出現,邊啼叫邊穿梭於梅樹枝幹間,真是緊張大師。這也難怪,上一批三隻雛鳥全夭折,這一波也幾乎全軍覆沒,僅存的這一隻當然要保護好。
接近傍晚再度查看,這次位置更好觀察而且它的立姿似乎更穩,因此捕捉不少畫面,也使用縮時攝影觀察,得知親鳥仍不時給予餵食與關心。
氣象預報明天台中的天氣跟今天差不多,白天沒雨晚上則有機會下雨。若它是最後一隻出現的雛鳥,今天是破殼後第九天,若可以再挺個兩天,應該就有機會練習飛行。
這一隻雛鳥的生命力旺盛,可以自行跳出鳥巢求生,並且已經在巢外生活兩個整天,希望它可以順利長大成鳥。
七月二十八日
一早開門踏進院子第一件事是探訪雛鳥,仍然停棲在昨天的小葉厚殼樹上,安心處理後續的雜事。還不到七點出門,臨出門仍是看了雛鳥一眼。
出門辦事情中午前回家,踏進院子第一件事仍是觀察雛鳥。不在小葉厚殼樹上,但親鳥的急切叫聲告知雛鳥仍在這個區域。搜索一會兒,看到薑黃葉上有些鳥糞,應該是雛鳥留下的,因而往上搜尋它的蹤跡,是停棲在更高的小槐花枝條上,奇怪它都是找小灌木的小枝條停棲,是鳥爪才可以扣的住嗎?看起來狀況更好了,可以飛到更高的地方,繼續加油小勇士。它的雙親持續在附近守護它,只要自己在院子活動,他們就持續發出急切的叫聲。
傍晚再次觀察仍在梅樹附近徘徊,不知是否氣溫仍高,小傢伙看起來病懨懨,而且號稱大自然清道夫的螞蟻上身,有點替它擔憂。昨天氣象預報晚上會下雨,不過天氣看起來並非如此,希望老天爺再給雛鳥一個晚上的機會。
七月二十九日
昨晚因為雜事打亂作息,六點多起床精神很不濟。今天是農曆七月一日,有些禮佛的儀式要進行。
一早踏進院子第一件事仍是看訪小傢伙,昨晚不知過得如何?不知是否天氣仍然澳熱,小傢伙昨天傍晚雖然又更上一層樓來到小葉厚殼樹的樹頂,但看起來沒精打采,而且一群號稱大自然清道夫的螞蟻在其身上爬行,彷彿禿鷹在行將喪命的動物上空盤旋般,而且上一梯次最後一隻喪命的雛鳥,被自己發現時身上布滿清道夫,此景頗為令人擔憂。
在梅樹與下方厚殼樹、小槐花跟草本植物間尋找它的蹤影,沒有發現而且也沒聽到雛鳥的聲音,擔憂程度+1。處理好狗的事情,準備前往土地公廟拜拜,發現親鳥刁一隻昆蟲回來,看到踏進院子的自己,又是發出急切的叫聲,這顯示雛鳥仍在院子內的某個角落,看到這幅景象寬心多了。拜完土地公進入院子後再次尋找仍無所獲,是否轉移到其他地方?這需要請親鳥指點迷津!
昨晚沒睡好覺,早上又要處理禮佛事宜,加上昨天淋漓盡致的新田登山步道行,早上就不出門在家休息,還好沒有出門才得以見到臨行前的雛鳥。
吃完早餐再次踏進院子查看,發現親鳥在院子另一頭的含笑樹上啼叫,掃視周邊發現雛鳥停棲在含笑樹上,成功了,它昨晚可以由小葉厚殼樹轉移到另一頭的含笑,表示已經開始具備行動能力,而親鳥又顧得那麼緊,加上今天又是好天氣且因為周邊颱風的關係,溫度可能會低一些,所以判斷可以存活的機率超過九成。
稍微觀察它的活動能力與體態,一掃昨天傍晚病奄奄的模樣,看起來精神抖擻,準備迎接未來的鳥生。這或許是最後的照面,等到它變為成鳥,即便再碰頭也認不出來,恭喜它得以順利長大,也賀喜鳥爸媽上一輪全軍覆沒,再接再厲物終於有一隻雛鳥得以長大。
不久聽到隔壁菜園傳來雛鳥叫聲,顯然已經離開院子抵達隔壁菜園。
這之後進出院子再也沒聽到白頭翁急促的叫聲,也看見親鳥停棲在另一條信號線上頭,白頭翁育雛的觀察終於告一段落。
自週日深夜發現雛鳥逃離鳥巢來到地面迄今過了五天,這五天天氣炎熱沒有下雨,院子的植物看起來奄奄一息,但不敢澆水怕弄濕了雛鳥,終於可以放心澆水了。
大自然扎扎實實地給自己上了一課!
感想
這次觀察白頭翁雛鳥成長過程感受特別深刻, 除了育雛過程峰迴路轉曲折離奇的情節外,滾石媳婦剛好也在這幾天待產。根據前面滾石看待事情的態度,越是接近事情完成之際,愈是擔心有什麼事情會出現,因此對媳婦即將臨盆這件事,雖沒有說出口心裡卻非常的緊張。
鳥巢原本有3隻雛鳥,星期天只剩下一隻。根據先前觀察的經驗,最後這一隻可能隔天星期一 就會不見,而這一天也是滾石媳婦進產房待產的日。 他把兩件事情聯想在一起,心裡暗暗祈禱最後這一隻雛鳥可以順利活下去。星期天深夜看到雛鳥出現在草地上,狀況不太好心情更是擔憂。
星期一早上滾石媳婦進待產室,過程也不是很順遂,直到隔天深夜孫女才誕生。媳婦在待產室整整待了三十六個小時。這一隻雛鳥奮力一搏跳出鳥巢求生後的兩三天,徘徊在院子的某個區域,羽翼雖未豐但仍奮力求生。所幸雙雙都有圓滿結果。
後記
八月二日
一早後院牛樟樹上頭傳來許久未聽到的熟悉綠繡眼與白頭翁聲音,自從對面表哥菜園內巨大的樟樹被剷除後,原先移情別戀轉到該處的鳥類有些再度回到後院。看它一隻白頭翁模樣很類似親鳥,查看樹上其他位置隱約發現雛鳥的蹤影,很高興得知它的訊息。
八月三日
傍晚修剪院子植物時,發現院子上頭信號信停棲一隻白頭翁雛鳥,沒有意外的話它應該就是桂花樹上頭的那一隻,情況更好了加油小傢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