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Kobo電子書推出的99元特價書《從零開始學寫作 :自媒體時代, 人人都需要「寫作力」》,很吸引人的標題,更與滾石第二甲子的興趣:寫作契合,觀摩作家的心得分享是提升能力的好途徑。
免費預覽看完後有想繼續看下去的念頭,按下訂購鍵前照例查看台中市圖書館藏,有這本書,而且全部十二本均已借出,而且每一個館藏點預約人數起碼三個人,顯見這本書的熱門程度。不知道有多少預訂者跟滾石一樣是看到Kobo的介紹後來此預約借書的。一個人可以借閱一個月,滾石在「豐原南嵩開架閱覽區」預約的排序為四,因此起碼要三個月之後才會到書。
老實說若真的有興趣,99元不過就是一份麥當勞簡單全餐的費用,為何不花這丁點錢可以立即閱讀內容,說穿了是動機的強度問題,因為寫作不是三天兩頭就可以摸透,否則從小到大寫了無數的作文,有多少人的文章上的暸檯面?所以只想看看別人怎麼說,至於是否真的動手下筆,再說吧!至於滾石則是基於觀摩的心態,所以也不急於一時祥看內容,反正寫作就是這麼一回事,自己也正在摸索適合的方向與手感,所以也不是那麼急。
博客來網路書店介紹的資料,這本書有288頁是畢業於浙江大學的「弘丹」,將在寫作訓練營的教材編撰而成的書籍,有實戰經驗的著作應該是具有參考價值。
先從這本書名談起。看到書名想到高中時看到一本書名為「數學空手拿分法」的參考書,非常吸引人的標題,看完書名務實的滾石沒有想翻閱的念頭,除了陳省三、丘成桐等大師外,沒多少人可以達此功力,純粹是吸引人的標題罷了!不過該書名命名者確實是成功了,至少滾石四十幾年過去了還能記得書名。
除非沒有上過學,否則不會從零開始,至少學生時代的作文課就是寫作課程,各級入學考試作文也是必考的項目,因此有上過學的人都寫作過。現在確實是自媒體時代,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寫作內容。滾石對於自媒體有廣義與狹義的看法,廣義的自媒體是任何人都可以存取的媒體,最典型的是Youtube與部落格。狹義的自媒體是特定人士可以存取的媒體,例如臉書,微信或LINE等,特定人可以看到發表的內容。作者對於書名中提到的「自媒體」應該是廣義的定義,老實說很多人都喜歡看Youtube頻道與各種部落格內容,至於到底有多少部落客或部落格主,想必應該是不多。沒錯,任何人都很羨慕網紅,希望能向他們看齊,然而想歸想,眼高手低是大多數人的通病。所以書名次標題的第二句『人人都需要「寫作力」』就值得商榷。滾石認為人人都應該要有寫作力,甚至也鼓勵兒子多寫作,然寫作的目的不是要放在自媒體上跟他人分享,而是有更深的意涵。
尚未看到也興趣且已經有部分心得的書內容前,將書名給自己的啟發與感想寫出來最真實完全沒有受到汙染,待日後真正看到內容在來比對跟該作者的看法與作法,會有更啟發性的收穫。
滾石近幾年來很賣力的寫作,也曾經一度想自費請出版社出版,然始終未付諸實行。其實滾石曾經出版過數本書籍,跟專業相關的有二三本翻譯書,一本獨自書寫的教科書,二本跟他人合箸的教科書。將近二十年前擔任扶輪社長期間,每週例會的社長時間內容都幾乎是一篇短文的長度,卸任當天順理成章地集結成一本有ISBN號碼,頁碼超過 170頁正式出版的書籍,書名也非常有意義《蛻變於服務的歷程》。該著作印刷三百本,卸任餐會當天親筆簽名贈送給參加的來賓。所以認真說起來,滾石已經有一些出版的經驗。
寫作鋪陳
滾石職業生涯的一項工作是寫論文。一篇論文最關鍵的要素之一是「論文陳述」(Thesis Statements),目的是告訴讀者本文章的主題以及作者的論點為何。它包含兩部份:第一部份陳述主題,第二部份陳述論文的觀點。舉例來說:
第一部份陳述主題的幾個例子:
- 登山導覽系統
- 智慧家庭的配線系統
- 智慧感測模組
第二部份陳述論文觀點的例子:
- 包含知識性與安全性
- 兼顧實用性與經濟性
- 解決複雜配線與系統整合問題
或第二部份只是單純的列出3個要導論的主要論點,例如:
- 具有導航、景點解說、與緊急求救功能
- 兼顧實用性,經濟性,以及多樣性的特點
- 整合多個常用感測器於單一模組,經由網路取得資料,以及內建網頁伺服器等
論文是一種比較正規的寫作,雖然常人的寫作內容未必那麼嚴謹,但是可以參考之。
通常會寫論文是因為先前的研究有成果,將這些研究成果以論文方式陳述,投稿到相關期刊與研討會,通過審核後公開發表跟其他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互相交流切磋。
因此談寫作一定要先有主題,內容通常很難憑空想像而得,即便可以憑空想像也不夠真實。最佳的寫作內容是跟自身的經驗有關者,甚至將自身化做書本的主角。
接下來談為什麼寫?寫甚麼?怎麼寫?
出書給誰看,媒體報導準備投入2022年首都市長選戰的二位參選人陳時中、黃珊珊分別出版新書《溫暖的魄力:陳時中的從醫初心》與《黃珊珊:33個人生故事》,另一位輸人不輸陣的參選人蔣萬安也準備出書。這三位參選人寫作的閱讀對象是所有民眾特別是有投票權的台北市民,透過著作讓他們認識參選人,進而在選舉時支持該候選人。這種著作一定會暢銷,但內容如何就見仁見智。
看別人用優美的文字寫下動人的文章,很想效法作者把心中想法寫成文章,分享給其他人。看到名人寫的自傳,可以了解這個人的生平事蹟,自己很想把生命中精采的內容寫下來,自己可以回顧也可以讓後人了解自己。50+學院推出兩種寫作工作坊,分別為「50+生命寫作工作坊」與「50+生命寫作工作坊進階班」,每種都是六天的課程每天上課二小時,總共12小時收費5800元。「50+生命寫作工作坊」簡介中提到「..透過書寫,讓自己看見曾走過的高峰與低谷,看見自己原來已走出一條....」,這個說法與自己將寫作的對象設定為未來的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上述是為什麼寫的可能理由。寫的內容可以是孤芳自賞也可以公諸大眾,取決於內容適合與否。傳統寫作需要紙筆,現在多了很多選項,文書軟體搭配鍵盤取代紙筆,智慧型手機搭配記事軟體等是現代人最方便的寫作組合,人手一支而且近乎形影不離的智慧型手機更適合隨時隨地寫下靈光乍現的念頭。特別現代的資訊工具搭配具人工智慧輔助的輸入法,讓寫作更便利與順手。此外,以資訊工具為寫作平台優於傳統紙筆的其中一項是內容更豐富,特別是加入多媒體的內容。傳統紙筆寫作頂多加上插圖或相片等動態內容,而多媒體內容尚包含影片,聲音與動畫等。
當前可以用於寫作的資訊工具,大多有電腦版與APP版本兩種。在此介紹兩種很適合隨時隨地使用手邊的各種資訊工具寫作的軟體,分別為Evernote與Google keep,兩者都有跨平台的特性,而且很容易使用,只要懂得使用手機APP就可以輕易上手這兩個軟體。
若已經累積相當的寫作量,開始進行排版或編輯時,則可以使用如Office Word或Google Doc文件等文書編輯軟體。
使用資訊工具寫作的文章發表的形式比紙筆方式多樣化,除了可以採紙本印刷外,也可以以電子書的形式出版。
論文內容的鋪陳原則之一是圖勝於表,表勝於文。很多小說反其道而行,用很多的文字篇幅描述某一個場景,這種鋪陳某方面可以增加閱讀的有趣性,減少單刀直入的單調感。
寫作題材
寫作以自己最熟悉的內容下手最容易,以自己練習而非分享的形式撰寫最自然,50+學院的「50+生命寫作工作坊」似乎是以此為寫作內容。
另一個可能的寫作題材如下。健行,騎車,爬山等活動總該有個目的,活動筋骨保持活力讓身體更健康是最常見的目的,滾石則是外加一個生態觀察,讓活動更有趣也蒐集可以寫作的題材。幾乎沒有社交生活過著如隱士生活的滾石,沒有太多的人際題材可以書寫,只好另闢途徑,上述滾石尚可以淺嘗內容,剛好是位於生態豐富的區域,因此可以順便觀察可以下筆的主題。
發現可能的主題便要詳細觀察,順便透過影像留下日後下筆時可以參考的資料。若時間不要太趕,觀察過程腦海會構思如何描述觀察的內容,而這有可能會引發觀察其它特徵的想法,如此使得觀察更完整。這種觀察方式可以稱為寫作驅動式生態觀察。
鋪陳方式
寫作內容可以看成是一個事件,或眾多相關聯的事件所構成的集合。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斯坦貝克(John Ernst Steinbeck, Jr.)主要代表作之一《人鼠之間》的布局,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整本書正文共184頁,依據時間序列描述三個整天(週四傍晚到週日晚上),在農場附近的河邊,農場,與灌木叢間的區域,下列十一個人:喬治、蘭尼、克拉拉姨媽、農場主人、卷哥、卷哥老婆、大卡、老甘、修老大、阿輝與歪仔等之間互動貫穿整部著作。每一個章節的鋪陳:
- Chap.1 週四傍晚 P.3 距離農場400公尺的河邊露宿。
- Chap.2 週五早上 P.31 抵達農場,見過主人與其他人。
- Chap.3 週五晚上 P.67 跟修老大談蘭尼的事情,喬治跟蘭尼與老甘說明夢想中購買土地的內容,給他們兩人一個似乎可以實現的夢想。蘭尼把卷哥手弄斷。
- Chap.4 週六晚上 P.115 大伙到街上尋歡,蘭尼跟歪仔與老甘兩人互動。
- Chap.5 週日下午 P.145 蘭尼弄死小狗,又失手弄死卷哥老婆。
- Chap.6 週日晚上 P.169 蘭尼遵照喬治囑咐躲到灌木叢,喬治在敘述夢想中莊園景象中,從後腦勺一槍擊斃蘭尼。解除兩人的痛苦。
分析上述所列可以看出有三個維度:時間、空間、與主體。寫作可以看成是將某(或某些)主體在某時間於某空間的行為或互動所構成的集合。將這些集合透過起承轉合安排,以適切的文字或媒體形式完整地陳述寫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聽起來似乎有些繞舌,以滾石花一個半小時到山區走一趟為例子,嘗試詮釋如何寫作。
最直白的陳述:
早上7:30到公老坪山區的清風嶺步道走一圈,9點鐘滿回家。
一號步道剪草,傾倒的路樹傾斜更厲害
步道旁前些日子發現可能是赤血仔的植物,上頭攀附許多的小花蔓澤蘭
發現一隻白色身軀的蜘蛛已經死亡。
二號步道拍攝朝陽。
三崁頂看到半個月亮高掛藍天。
頂北坑福德祠一群人在唱卡拉OK前。
北坑產業步道上一群幼童在此活動。
一位重裝赤腳在產業道路行走的勇哥。
或也可以更詳細些:
早上7:30出門前往公老坪山區的清風嶺步道走一圈,9點鐘滿身大汗地回到家門。
爬山過程觀察到:
善心人士剛剛修剪一號步道前半段旁的植被
去年修剪過的傾倒路樹,傾斜的更厲害,有他人修剪過的痕跡
步道旁前些日子發現可能是赤血仔的植物,上頭攀附許多的小花蔓澤蘭。動手拔除這些外來種植物,讓罕見的赤血仔可以順利生長,也拍了幾張相片做紀錄。
很驚喜發現一隻白色身軀的蜘蛛,趕緊從各個角度拍取畫面。很訝異為何蜘蛛文風不動,試著用枯枝擾動才發現這隻蜘蛛已經死亡。
二號步道拍攝很富創意的朝陽畫面,令人心曠神怡。
三崁頂看到半個月亮高掛藍天,大白天看到月亮仍未回家很特別。
在頂北坑福德祠看到淒涼的人吼聲來源,一群人在卡拉OK前殺豬。
北坑產業步道上一群看似小學生模樣的幼童在此活動。
看到一位重裝赤腳在產業道路行走的民眾,自己空手就已經汗如雨滴全身溼透,這位民眾真是神勇,但有必要嗎?
上述以時間序為主要維度,依序列出在另一個空間維度上,出現的第三個維度的主體。例如
「善心人士剛剛修剪一號步道前半段旁的植被」
時間維度「爬山之初」,空間維度「一號步道」,主體維度「植被」。
將每一個值得寫下的時間點,依據上述方式陳述,並且串接起來就是最基本的寫作。所使用的文字只要通順即可,先不需要在乎文字是否優美。
參考資料
- 弘丹。從零開始學寫作:自媒體時代,人人都需要「寫作力」。時報文化。2021。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6404
- 陳昱婷。不讓陳時中、黃珊珊專美於前 蔣萬安也將出書。中央社。7/24/2022。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7240022.asp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