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低調奢華生活

久未謀面老友來訊息關心近況,告知許久以來只有大清早可以到外頭放風個把小時,過著近乎隱士般的生活。說好聽是低調,實情是迫於現實不得不的生活型態。然信手瀏覽部落格與Youtube上頭,所留下短暫放風時光的軌跡,卻是某種奢華生活的樣貌,「低調奢華生活」字眼浮現心頭。

某些人沉湎於高調奢華生活,有錢有勢過高調奢華生活天經地義,特別是想要炫富的暴發戶。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的田僑,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土豪,都是這般心態。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個程度,人民享受富足生活一段時間,很多人開始內斂過著另一種生活,或許仍然奢華但卻趨於低調,這是成熟社會的象徵。

高調雖然可以引來眾多羨慕眼光,但也參雜不少覬覦眼光,甚至引來殺身之禍。低調生活則不然,雖然沒有眾多羨慕眼光,更不會有覬覦之眼。話說回來愈成熟的社會羨慕之舉也隨之降低,穿千元的Hang Ten衣服不嫌寒酸,動則數十萬的PRADA也不會引來太多羨慕。

不同人對奢華有不同定義,喝著頂級紅酒,在五星級餐廳包廂享受米其林主廚料理,是一種奢華。搭私人專機到蔚藍海岸的私人小島度假,享受不受干擾的大自然景色也是一種。在風光明媚的瑞士享受頂級的專屬私人行程也是奢華。

多日未進食的街頭流浪漢,拿到一個日本料理便當,也是一種奢華。整天被家中大小事牽絆纏身,偷得個把小時可以放風,看看書動動筆敲敲鍵盤,紀錄個把小時的收穫,也是一種奢華。

把短暫奢華紀錄放到低調的部落格,是低調但奢華生活的軌跡。這是今年新經營的部落格,低調是基本原則,確實也是如此,整整十個月,總瀏覽次數才剛過七百次,這其中很多是自己的瀏覽資料。開設此部過格之際,給的目標是每個月至少十篇文章。最新的篇數超過120篇,平均每月12篇。隨意瀏覽內容精彩的紀錄,低調奢華生活浮現腦海。這或許只是流浪漢享受日式便當的奢華,但心裡感受不亞於私人小島度假的感受。

秋颱路過日子郊山行

 輕度颱風「奈格」在鵝鑾鼻南方,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導致全台幾乎有雨。昨天氣象預報今天有雨,根據經驗預報昨晚沒雨今天白天有雨,清晨通常不會下雨頂多陰天罷了,還是可以出門只是沒有陽光,相機比較沒機會取得好畫面。

早上太晚醒來天氣又不好,打消往石岡新社方向拍照的念頭,到中坑產業道路騎車,順便拜訪成熟的山柿。抵達山柿家門前,發現附近拿專業單眼相機、長鏡頭配腳架的一群人,利用路面高於果園的優勢,居高臨下拍攝柿園的生態,應該是拍五色鳥、白頭翁、綠繡眼等鳥類,品嘗尚殘留在樹上熟果的精采畫面吧!本想過去湊熱鬧,想想自已的雞絲頭相形見拙,不要過去丟人現眼啦!還是幫山柿老友留些熟果掉落或被吃掉前的畫面吧!全部的果實都已經成熟,不用多久就會離枝而去。





接著前往旱溪源頭走走。水池邊幾株台灣野牡丹尚有幾朵花,畫面剛好可以拿來使用。水冬瓜頂端的枝葉被附近果農修剪,恰好露出滿樹的果,有一些露出果肉,聽說可以食用,怕出問題不敢嘗試。




原本的蝴蝶園,前些日子經過時發現在施工,今天前來探訪,多挖了一個小水池,也豎立一個螢火蟲復育地的牌子,搞東搞西搞不出個名堂。將鐵馬停在小徑旁,步行遶一圈已經完工幾年的步道。來此多次首次遇到其他民眾,甚為訝異。這裡有一處設置有舞台與好幾排看台的尚未完工建物,這些建物已經豎立多年,看起來有施工的跡象,但為何會耽擱那麼久,真是令人好奇。應該是流星花園準備跟上頭經營之露營區整合使用的場所,它是附近這麼多公家單位修整之休憩設施的最大受益者。拍攝到菲律賓榕的熟果。





步道旁出現季節花卉山芙蓉,很漂亮的花卉,也拍了芒花搖曳生姿的畫面。



走完休憩步道後,一路直接攻頂到福德祠,又遇到一對來此散步的民眾,奇怪今天怎麼遇到那麼多人,是星期一的關係嗎?連福德祠也有不少人。
在公老坪觀景台拍了一張颱風在南部外圍的豐原景象。油桐樹上掛了幾撮桐花,應該說是晚到還是早來?都可以吧!


上星期還是滿樹盛開花的榔榆,已經全部退去招蜂引蝶的華麗外表,轉身為低調的翅果。

一趟路下來還好只是陰天沒有下雨,差強人意的活動量與享受賞心悅目的生態景色。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十萬錯 vs 十大功勞

「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最常看到的使用情境為低聲下氣的男人,用於向女人賠罪的對話中。「千錯萬錯」簡單說就是很多錯,簡直到罪無可赦的地步,那「十萬錯」是甚麼樣的狀況,千刀萬剮尚嫌不足。

你的功勞最大,常見於完成大事後的對話內容。五個功勞算是很多吧!那十個功勞是怎麼樣的付出才可獲此名號!
生物名稱是人賦予的,父母親賦予孩子名字,首度發現新物種者有優先命名權,賦予這兩種字面上解釋截然不同意義的植物名稱者,一定有一套說詞。作為自然界看熱鬧者,只因為去年在石岡鬼混,無意間發現小徑旁出現有些眼熟,但又不是已經認識的赤道櫻草,因而隨手帶了兩株回家種在院子,並且得知它是十萬錯屬的小花寬葉馬偕花,又稱為小花十萬錯。過去一年間只見攀附在旁邊其他灌木旁,一路往上生長,甚至越過圍牆頂部,不明究理者還以為它是灌木,結果只是攀在灌木旁的草本假灌木。聽說它的葉可以入菜也可以入藥,可能是這個原因,才會有機會從原生的非洲地區來到這裡。修剪過數次枝葉,以免學紅杏出牆般進入隔壁院子,還打算過些時日整理院子時除掉。沒想到前些日子出現花苞也開花,真是小巧玲瓏的可愛模樣,還好在下手前冒出花。
小花寬葉馬偕花

小花寬葉馬偕花

阿里山十大功勞

阿里山十大功勞
繞了一大圈只為了說明為何院子開花的小花十萬錯,引出十大功勞的一連串好玩植物名稱罷了。
小檗科(Berberidaceae)十大功勞屬(Mahonia)植物真有那麼多功勞嗎?爵床科(Acanthaceae)十萬錯屬(Asystasia)植物又真的那麼十惡不赦嗎?Who knows!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榔榆花果與媒人

 靜靜佇立在公老坪產業道路岔路口旁的榔榆,每年準時開滿花。

但因為沒有人可聞到的香味,花個頭小,花期又短很難引起晨昏擦身而過的健行者注意。靠近後高頻的翅膀鼓動聲,告知成群媒人正在辛勤工作,並獲取應得的報酬。
開花後跟它近親櫸木最大的辨識特徵翅果優雅地現身。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

沒有遺憾非人生

 秋天假日下雨的午後,閱讀空檔信手開啟電視,正在放映一部名為《天賜良醫》的電影。畫面出現一位上年紀身穿白袍的黑人,推著上頭坐著一位長者的輪椅,在室內挑高迴廊處邊漫步邊閒聊的景象,從白袍跟旁邊穿梭而過的旁人,可猜測這裡應該是醫療院所[1]。

對談中,長者提到哥倫比亞大學邀請他前往任教,他邀請推輪椅的白袍黑人一同前往,但他委婉地拒絕。突然間黑人說「我認得這個人」,話剛說完鏡頭停在高掛牆面上的一幅畫像。他繼續說:「他似乎非常傑出,好像有一段時間了」。其實這幅畫像的本人就是坐在輪椅的長者,剛觀看不到二分鐘不知道前因,顯然他是德高望重的人物。

這位長者突然用手制動輪椅,在與畫面氛圍吻合的背景音樂襯托下,他娓娓道出:「你知道嗎,有人說你沒有真正活過,除非你有很多遺憾。 我後悔,我是有些後悔。但我認為我們應該記住的是,我們所做的而非失去的。我們一同拯救過許多生命,我們確實做到了,不是嗎?」。「確實如此!」穿白袍者如此回答。說的真是太好了。
接著他從輪椅上站起來,並且緩緩往前走向大門,在鏡頭切換前,一個女性聲音響起,通知穿白袍者這位長者去世的訊息。
接下來是穿白袍者湯瑪斯接受頒贈名譽醫學博士頭銜,並替他的畫面揭幕的場景。他致詞的第一句話:「獲此殊榮感到一絲自卑,也感到一絲光榮」。真是佩服這位從拿榔頭與鋸子出身,未曾受過正規醫學教育,卻有如此卓越成就的良醫。
只看到電影最後十分鐘內容,趕緊尋找完整影片從頭到尾看一遍[1]。
布萊洛克(Alfred Blalock)醫師與同事發明一種,能有效改善嬰兒先天性心臟疾病的藍嬰手術(blue baby),湯瑪斯(Vivien Theodore Thomas)則在多隻狗身上做實驗,並改良手術工具,因而成功應用在嬰兒身上[2]。天賜良醫(Something the Lord Made)電影,是根據兩人真實故事改編的。「人生如果沒有很多遺憾,表示沒有真正活過!」真是發人深省的話語。乍聽之下深有同感,仔細思量後似乎有那麼點弔詭!詢問張忠謀有沒有真正活過,答案肯定是肯定的!但追問他人生是否很多遺憾,答案就未必了!
遺憾跟幸好是一種心理狀態或態度,遺憾與否端視念頭而定!
身處異鄉身無分文,翻遍身上所有家當找到一塊錢。只有一塊錢,死定了;幸好有一塊錢,可以電話求救!相同情境,不同念頭導致截然不同結果!
很遺憾當時沒有出手買護國神山股票,否則現在就發了;幸好當時沒有出手買護國神山股票,否則現在就煩死了!
很遺憾娶了現在的另一半,沒有這個遺憾有這麼優秀的兒子嗎?
很遺憾受媽媽病魔纏身的羈絆,沒有這個遺憾會跟她聊這麼多嗎?
很遺憾沒有很多錢,沒這個遺憾會感覺錢是重要但非必要性嗎?
很遺憾沒有選對工作被迫退休,沒這個遺憾有這個閒工夫想這些嗎?
話說回來人生肯定有遺憾,但遺憾就是遺憾,「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如影片對話過程接下的那一句話般「我確實有些遺憾,但應該記住所做的而非失去的」,不管還有多長的人生,要以正向的態度面對,讓遺憾的發生率跟年歲成反比。

參考資料
  1. Movie based on true story Something the Lord Ma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gZVmMAkiQ
  2. 【天賜良醫】打破種族歧視與醫學忌諱 開創心臟手術傳奇Vivien Thomas。https://medicalinspire.com/posts/71053/%e3%80%90%e6%9d%b1%e4%ba%ac%e6%ae%98%e5%a5%a7%e3%80%91%e6%84%8f2%e9%87%91%e8%bc%aa%e6%a4%85%e5%8a%8d%e6%93%8a%e5%a4%a9%e5%90%8e%e6%82%a3%e8%85%a6%e8%86%9c%e7%82%8e%e6%88%aa%e5%9b%9b%e8%82%a2%e3%80%80%e9%9d%a0%e5%8d%8a%e9%9a%bb%e7%be%a9%e8%82%a2%e9%97%96%e5%a5%a7%e9%81%8b%ef%bc%9a%e8%a6%81%e4%bf%a1%e8%87%aa%e5%b7%b1%ef%bc%81/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像山一樣思考人生

標哥生於1934年,父親生於1935年

2022年10月21日父親逝世滿五十週年

2022年10月27日巨大成立五十週年慶

早上不知啥原因突然想起明天是父親逝世五十週年,50年前還是小六學生,遇到家中變故,身為長子只能聽任長輩的安排,小學畢業後輟學掙錢養家。雖不至於家徒四壁,也有小片耕地,但幾無現金存款又有四名弟妹,小弟甚至是父親去世後二個月才出生,彼時的悲慘狀況可想而知。

年長父親一歲的標哥,十做九不成,在父親去世一週後終於創立讓其一成的巨大。50年過去了,父親仍長眠觀音山,而標哥即將在下週享受人生的另一個榮耀。未來父親仍將繼續長眠,標哥也繼續享受打拼而來的光環,想來真是令人感慨。活著就有希望確實不假。話說回來,不管人生在世多久,這些人世間的歷程離開後不知是否仍舊有感?在世的其它人肯定有感,即便如跟他沒有任何關聯的我還是有感。但他如果仍有感,應該也不是我們所知的感。但若真有感,如張榮發與王永慶等功成名就者,離開後看到後代為了財產而爭執甚至撕破臉對簿公堂,卻又無可奈何,或許會感嘆死後不如無感來得清閒。


把時間拉長到50年後,父親繼續長眠,標哥理當也長眠於某處,但仍享受百年企業的光環。再拉長到百年後,情況大概依舊。再擴大到200年,兩位年紀差一歲的台中人,長眠處的泥土大約都增加1公分,標哥的人間光環理當漸漸退去。千年後兩位古人大概沒差了,甚麼英年早逝,功成名就,世界第一,台灣之光等早已成雲煙。而兩人所處矗立百萬年的山頭,卻丁點未感受時光的變動。

標哥的傳奇人生: 巨人+一橫的傳奇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走讀南眉社區

難得風和日麗好天氣的清晨,早起又不用倒垃圾,本可好好把握這個好機會,到石岡壩賞候鳥,新社會柿友,或金星面享受淋漓盡致之感,卻偏偏跟上班大隊人馬擠車水馬龍的省道,險象環生地騎車,然後又窮極無聊的走了半趟柏油路,騎了半趟無聊的電火圳,然後又一路紅燈地由省道一路幹聲連連地騎回家,真是神經病一個。

聊勝於無的是拍了幾張鳶嘴山跟週邊雲層語山巒組成富詩意的畫面,然本可拍攝到更好的陽光伴白雲的景象,卻又被這番無俚頭舉止給扼殺,幹聲+1。還好路旁一戶人家的春聯給了新意。

將車子停在電火圳起點處,遇到一位也剛抵達準備走電火圳步道的民眾,步道部分路段狹小僅容一人通行,騎車更麻煩且會遭人白眼。發現水圳進水閘門旁一座簡易階梯鐵橋可以往上,那就上去瞧瞧,順便跟這位民眾錯開時間。走沒多久抵終點處匯入往新社的大馬路,循著路邊往上走幾步路,可以拐進另一條較小的馬路,路口豎立一些指標,也遇到機車騎士往上騎,貨車從裡頭開出來,裡頭是一個名為南眉的社區,從未走過就進去瞧瞧。往上沒多久,一處開闊地可以清楚遠眺鳶嘴山美景,搭配周圍饒富意涵的雲層,架起相機做縮時攝影,利用拍攝空檔進入社區瞧瞧。


入口處一家名為南眉咖啡自作所的營業場所,此地的社區營造可能出自這個店家之手。Google2014年街景此處只是一片種植草皮的平坦地,顯然是這幾年才營業的。擔心擺在路邊護欄石柱上頭的相機被幹走或掉到懸崖下方,也不知社區範圍有多大,信步走一小段路便折返。來回均經過一處還算新穎的小平房,去程發現院子有一位民眾,回程他則在院子打太極拳,清晨時光享受人生鍛鍊身體,因而多看屋子兩眼,門口言簡意賅的對聯「自由自在過日子 快快樂樂過一生」(不確定是否完全一致),寫的真好也代表主人的心境,或許該加上「享受人生」橫批。

遠眺新社方向看到一處五彩繽紛的建築,大約是十戶透天厝面寬三層樓高,看到這麼繽紛可愛的模樣第一個想到的是幼兒園或學校,查詢後得知是「彩虹山色」的景觀民宿,這棟建築本身就是活招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似乎可以套用到遠眺與身處這棟建築的情境。遠眺建築可能心生入住的念頭,進入後很難看到全景,只看到建築本身的局部,這時要不要入住或是否符合預期又是另一回事。一位看起來身材曼妙婀娜多姿面貌姣好,令人心生遐想的妙齡女郎,近距離與她交談,看她輕啟朱唇卻露出泛黃牙齒外加上門牙一顆缺齒,發出如鴨子般沙啞聲,吐出開口成髒的字句,甚至抬起纖長手指說時遲那時快的抵達鼻孔前,真是令人錯愕的反差感。若這棟民宿也給人這種感覺那就太慘了,雖未曾經過更遑論進入,但可以肯定決不會有如此大的落差。

話說剛剛看到的鳶嘴山也有這種感覺,身處鳶嘴山肯定無法體會為何稱鳶嘴山,唯有如在南眉社區這般距離與位置,方可感受名字的由來。



待人處事也是如此,有時須從不同角度、距離、或時間觀察與了解,方可看到全貌與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