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後走讀公老坪山區平凡無奇的小徑。
山棕
單純耗體力的單調步道,竟然撞見一個大大的驚喜,山棕滿滿顏色均勻的熟果,令人看了賞心悅目,奇怪三天前才來過,為何沒有發現它的存在!
這株大剌剌佇立在步道旁的山棕,每一個花梗上頭幾乎是滿滿的小果,正處於由綠轉黃的熟成過程,若進程順利下一步會轉成紅色,然後完成年度生殖生長過程。不只動物看到會垂涎欲滴,人也會有品嘗的衝動。原住民稱為猴子檳榔的山棕果實,對於這邊數量龐大的鳥類而言,只有中大型的鳥類如五色鳥、紅嘴黑鵯與樹鵲等可能會食用。
山棕特殊形狀的葉子,牽涉一段關於賽夏族人跟黑矮人之間的淒美故事,故事的結尾是現今賽夏族最廣為人知二年一次的矮靈祭。對原住民而言它是很重要的植物,葉子可以作為遮風避雨的雨具或庇護所建材,其纖維可編織成日常用具,狩獵期間也可做為彼此溝通或指引方向用途。葉梗可作為釣竿或支撐物。阿美族著名的「十心菜」是山棕的嫩芯,其果實也可食用或入藥。
地景
步道一處可以遠眺大甲溪出海口的開闊地,是滾石最喜歡駐足欣賞的區域。選舉將至,前些日子好事之客吆喝民意代表,ㄝ了其他工程款在這裡弄個不倫不類的木棧道,還弄個假感謝之名行選舉宣傳之實的牌子,還好沒有影響觀賞的興致。
一株已經枯死相思樹的枯枝,很有意境地從左上方橫空而出,橫亙在上方,一小撮桂竹尾端夾帶在上方一偊。海上颱風警報解除的清晨,藍藍的天空抹上薄薄的雲層,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感。秋冬經常出現空氣不佳的狀況,前兩天持續的降雨將空氣中的微粒洗刷殆盡,讓能見度出奇的好。從腳下邊坡的翠綠,豐原市區星羅棋布建築的清爽,清晰可見的大肚山台地,到更遠方若隱若現的台灣海峽,以及與天際線交接處雲層,構成一幅詩情畫意且令人神清氣爽的畫面。
橫亙在下方宛如蜘蛛絲般的高壓線,是美中不足的噪音,這是享受現代化生活,也需要接納共存的地景。
左下方隱約可見穿越北坑隧道,又鑽入中坑隧道的國四延伸高架路面。不久之後,這裡不只可以賞樹、賞鳥、賞景、還可以賞車。
樟葉槭
常人耳熟能詳的「水仙不開花裝蒜」,也可套用到樟葉槭。屬於楓樹科楓樹屬的樟葉槭,卻沒以廣為熟知的葉形,反而是如同樟樹葉般的橢圓形,不開花時很容易誤以為是樟樹植物,對水仙花的描述可改為「楓樹不開花裝樟」。偶爾會走的一條岔路,被滿樹翅果吸引才發現它的存在,懸在陡峭邊坡的樟葉槭,不開花之際即便抬頭張望,也不容易辨認出它的身分。
會抬頭張望它也不是偶然,是受另一種植物:澀葉榕的啟發。沿著陡峭產業道路下坡,基於安全起見會用眼睛餘光注意路面,過程中被地上顏色鮮豔的紅色小果吸引,抬頭張望看到滿樹果實的澀葉榕。它就不像樟葉槭葉子般容易被誤認,不過它跟另一個同為桑科榕屬植物菲律賓榕很類似,兩者的差異主要為葉子三出脈基部,最邊緣的一脈與葉緣較窄者為菲律賓榕,較寬者為澀葉榕。另外的特徵是澀葉榕葉子跟榕果比較大,葉基歪斜較明顯。不過寬窄大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對比下比較不容易作為辨識的特徵。
月桃
台灣山區常見的薑科月桃屬植物月桃,這個季節隨處可見模樣可愛的月桃果實,每次看到蹦開成熟果實模樣,變會聯想到北海小英雄的小威。月桃蹦開後可以看到小顆粒狀銀色的種子「砂仁」,是早期熟知成藥「仁丹」的其中一項成分,具清涼解毒效果。
月桃跟山棕一樣全株都是寶,月桃葉可用於墊糕粿或包粽子,地上莖與葉鞘的纖維可編織成繩索等編織品。嫩心可食或作為薑替代品。漂亮的花序除可觀賞外,花苞汁也可解渴。
平凡無奇的里山小徑,方個把小時也可以走讀的興趣盎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