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7日 星期五

通膨與動盪時代的終老思維

 人生在世跟金錢相關的生活內容不外乎食、衣、住、行、育、樂等項目,每一個項目在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權重。沒有經常性所得的賦閒階段,每一個項目的可能應對如下。

食:民以食為天,食物理當是最大的支出項目。這個最大支出是相對而非絕對值,相對於生活中其他支出是最大,而不是為享受山珍海味佳餚付出巨額支出。讓國民可以過起碼溫飽的生活,是包含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政府必須達成的使命,故基本上獲得溫飽並不太困難。
衣:衣服最大用途是保暖與保護身體。現在的紡織技術,讓人不至於衣不蔽體的衣服所費不高,也很難穿到破,所以平均而言衣服相較於食物支出應該是極其微小。然追求新奇華麗高價的奢求,也會讓衣服項目所費不貲。
住:住的費用分為一次支出與經常性支出。居住處所的一次性購買支出,確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開銷,然房屋只要整潔乾淨通風採光好,可以遮風避雨即可,不需要追求富麗堂皇的豪宅。經常性支出包含賦稅、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支出。公用事業在台灣大多屬國營性質,負有穩定物價的使命,因而台灣尋常人家當前公用事業支出,相較於食物而言仍屬不高。
行:行大概是僅次於住的開銷項目,也包含一次性與經常性支出。一次性是指購入車輛費用,經常性則是稅賦、燃料與維護保養費用。跟屋子一樣需要跟想要兩者的差異天壤之別。台灣公共運輸如此發達,交通費用票價低廉,若完全不購置私有汽機車,只騎吃飯的自行車與搭乘票價低廉的大眾運輸,每個月的支出不高。
育:育可以有數種解讀做教育解讀,終身學習風潮搭上自媒體蓬勃發展的年代,育其實也不太需要花甚麼前,即便到遍地設立的社區大學學習所費也不多,因此育項目的支出也不高。做養兒育女解讀,這把年紀下一代已經或即將獨立,若肖想含飴弄子,也得惦惦自己的斤兩,家財萬貫的郭董有實力也正享受含飴弄孫與子雙重樂趣。做照顧自身健康解讀,基本病痛健保可以給付,重大疾病可靠年輕時未雨綢繆的醫療保險撐腰。醫療支出最有可能隨著年紀而增加的項目,若年輕時沒有健全的醫療保險規劃,且沒有足夠因應退休的財富,是比較可能的破口。然若不尋求特殊或昂貴醫療技術,當前的健保給付仍可維持相當的醫療水準。
樂:樂也是花費差異極大的項目,可以是樂趣無窮但不花任何費用的享樂,也有如搭乘豪黃郵輪的頂級旅遊選項。賦閒人士應該要惦惦自己的斤兩。
總合上述內容,賦閒一族若過著粗食布衣卻能怡然自得,何須擔憂通貨膨脹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