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4日 星期三

賞葉的季節

十二月中旬氣溫陡降,之後半個月期間,氣溫一直徘徊在低檔,也出現寒流等級低溫。這一波低溫對樹木產生顯著影響,快速改變葉子顏色,也讓樹葉快速掉落。溫帶樹木會掉光葉子過冬,台灣包含原生植物在內的很多植物,則是在準備長新葉前會大量落葉,大約1/3的葉子會掉光,稍後會長出新葉開始新一輪的生殖生長。

上周末在東大路中科園區附近,看到大葉欖仁掉落非常誇張數量的落葉,附近居民奮力移除這些落葉,其他地方偶爾也可看到類似景象。週二陪家人在附近公園散步,散落在地上的印度紫檀落葉也甚為誇張。


秋冬季節都會區周邊里山區域,雖沒有山區的色彩繽紛與熱鬧氣息,卻有容易親近欣賞的優點。
早上在附近公老坪山區走一遭,沒有刻意觀察與紀錄葉子變色,卻被步道上數量龐大顏色多樣的落葉撩起紀錄的念頭。





行走間陽光逐漸露臉,也逐漸發現繽紛的落葉,行進間閒著也閒著,便拿起相機拍攝落葉景象,越拍越有趣,突然出現一個念頭,可否拍攝十種葉子變色的植物,有可能但要看機率,預防樹木的數量無法達標,也拍了葉子變色的香蕉與姑婆芋。沒想到最後可以拍到12種木本植物的葉子,而且大部份是台灣原生植物真是很驚喜。按照順序列出紀錄的植物:
  1. 無患子(原)
  2. 台灣櫸木(原)
  3. 九芎(原)
  4. 山黃麻(原)
  5. 野桐
  6. 朴樹(原)
  7. 羅氏鹽膚木
  8. 構樹(原)
  9. 山芙蓉(原)
  10. 稜果榕(原)
  11. 烏臼(原)
無患子(原)


台灣櫸木(原)

九芎(原)

山黃麻(原)

野桐

朴樹(原)
羅氏鹽膚木

構樹(原)

山芙蓉(原)

稜果榕(原)

烏臼(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