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推出令大眾驚豔的聊天AI軟體ChatGPT,可以產出一篇具有相當水準的內容,甚至可以騙過某些領域專家。美國甚至有法學院教授,以ChatGPT回答包含選擇與申論題的期末考試卷,結論是ChatGPT的試卷答案可以獲得法學院學位。而且不只文字領域,給予某些關鍵字或說明, AI也可以產生彷若真人創作的圖畫或影像,真是令人感受到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影響。剛剛得知ChatGPT推出月費20美元的付費版本ChatGPT Plus,顯然真的是有人願意付錢讓ChatGPT Plus產出可用的內容。
![]() |
圖靈測試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圖靈測試(Turing test)對於人工智慧的定義,終於可以普遍實現。自己剛好跨在AI出現的年代,更有幸因專業緣故早早便認識它,且見證它的發展歷程。
時程推進到AI全面影響人類方方面面之際,捫心自問這樣好嗎?失控是否不再只是杞人憂天?老實說真的不知道!鑑古知今,自古以來生活所需物品都手工生產,工業化時代出現機械化大量生產。生產效率高,規格一致,經濟實惠。然曾幾何時手工手作變成時髦名詞,任何東西的名稱只要前面加上這句修飾詞,彷彿是某種品質的保證,手工饅頭、手作麵包、手作傢俱....。會不會哪天文章與藝術品,也會加上類似修飾詞,真人,手寫,真跡....等,應該有相當機會。
剛開始教書電腦尚不普及,學生不論作業或考試,都是以手寫為主。那個時代改作業或考卷,很怕遇到字跡潦草的本子,除了要理解作業或考卷內容正確性外,有時還得揣測字形以了解文字的意涵。好處是比較不擔心作弊的事情。說到這檔事,國中時期還因此捅了大樓子。
家庭因素國中就讀屬於成人教育的補校,很多同學都是服完兵役甚至成家立業的大人,自己是班上最小的小毛頭。上年紀又有家累者,讀書不若小頭般是一件輕鬆事。話說有一次考試期間,為了跟班上某一位老大哥考試後一起離開辦事情,竟然異想天開幫他寫考卷,且偷吃不懂得擦嘴,竟然將兩張卷子疊在一起交卷,後果可想而知。這是書寫時代作弊的特例,通常不會這麼白目地作弊與交卷。
隨著電腦普及,漸漸地作業或考試會以數位方式進行。雖然有一些防弊措施,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數位方式作弊或抄襲方便多了,複製貼上再尋找替換掉某些內容,另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作業。這種事情防不勝防,最後乾脆某些內容強迫學生用手寫,即便是抄襲多少也有一點印象。
網路普及後,抄襲的內容不再侷限於班上或朋友圈,整個網路內容都可能是抄襲的對象。
曾經教過一陣子網頁程式設計,上課過程總是一再告誡學生,不可以直接複製網路上的內容,嚴重的話可能會吃上官司。雖然學生基於學習目的複製他人資料,或許不會有太大問題,若因此養成習慣就很不妥。
剛剛結束的2022九合一大選,一些候選人陰溝裡翻船都是因為論文事件。論文本來就是要引經據典,抄襲跟引用只是一線之隔。人民總喜歡以學歷抬高自己的身價,但整天公務繁忙的政治人物,哪來時間嚴格遵守學術倫理,所以就擴大引用範圍,進入抄襲的程度。無名小卒,論文全部抄襲也沒人鳥你,但是競爭劇烈的選舉場合就另當別論。
在學校服務期間,對於學生的專題報告把關特別嚴格。總是告訴同學畢業後沒人會知道專題製作的內容,但是白紙黑字的專題報告,就務必要謹慎撰寫。說不準若干年後你會選總統也不一定。跟學生說這些事情的年代,似乎尚未出現上自總統下自議員,都有被質疑論文抄襲或作假的事情。真是有先見之明可以洞燭機先。
在科技公司寫程式的兒子分享使用chatGPT的經驗。他給chatGPT指令,要它用Python語言寫Quick sort程式,它竟然可以完成。也提到有人給了更複雜的任務,似乎也難不倒它。他於疫情期間到這家公司應徵,因此採遠距面試。考試過程包含寫出解決給予之問題的程式碼。他打趣的說,若現在仍使用遠距面試,會不會有人將題目丟給chatGPT做答,搞不好還因此被錄取。
這讓自己勾起30多年前的往事。那個時期的電腦還是286, 386CPU的時代,而且也不普及。工程科系學生最基本的工具是工程計算機,特別是casio品牌。工程用計算機可以協助工程人員計算複雜的工程問題,而且也可以寫簡易的方程式。聰明的學生想到,可以將公式放進計算機內進考場,想必可以更得心應手。
自己參加頂大電機所碩士入學考試,學校規定只能帶具備簡單加減乘除的計算機進考場,就是為防堵這個弊端,好像有類似的味道。
本來就想重拾書法,期許明年可以自己寫春聯。學生時代工程字寫的一級棒,畢業後卻不再用那麼費工的一筆一畫書寫方式。除了重拾書法外,也看到硬筆書法這種書寫方式,雖不了解其內涵,應該跟工程字差不多,就一併重拾工程字。盡可能多用手寫方式寫東西。
當然數位方式有非常多優點,鍵盤敲敲打打間就可以產生排版漂亮,文字筆畫清清楚楚的文章,不論是保存、重製、編輯、或分享都方便。話說回來,若分享這篇文章,若干時間後不明究裡的閱讀者會不會存疑這篇文章是真人所寫,還是AI產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