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從命名談起

歲末各大小宮廟、福德祠等,開始提供明年度平安燈登記服務。
早上前往社區福德祠,幫家人登記。
協助的志工看到其中一位家人名字,直言名字很有意涵。回答這是父母取得,各喜歡孩子名字中的一個字。
取名字是父母的權利,別人可以提供意見,但最終決定者還是父母。當事人若有意見,需要等成年才可以改名。
很湊巧稍後YT建議一部原民電視台上架,名為森丑之助《生蕃行腳》的影片。喜歡山林活動,自然會想了解以此為生活區域的原民與其生活型態,因而觀看其內容。
非常好的節目,訪問對台灣史與文化有相當研究的學者,與多年實際山林調查,並且有豐富著述的學者。
節目中來賓談到森丑之助,協助時任台灣博物館館長的日籍植物學家,進行高山植物調查。有這個機緣,台灣很多高山植物都以它名字命名,例如大家熟知的高山漂亮植物森氏杜鵑與森氏紅淡比等。這兩個植物的學名分別為Rhododendron morii Hayata與 Cleyera japonica var. morii (Yamam.) Masam,兩個名字中的morii就是代表森丑之助。
不過大約二十年前(2004)左右,台灣學者將森氏杜鵑併到玉山杜鵑,這兩種原為不同種的同屬植物,以最先進的分子生物技術進行APG分類,將兩者合併,通稱為玉山杜鵑。
日籍學者早田文藏於一九○八年發表,主要分布於三千公尺高海拔山區的台灣特有種玉山杜鵑。森氏杜鵑是森丑之助於一九一一年發表。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葉緣反捲或平整,這真是細微的差異。
如同孩子父母有命名權,第一位發現某一物種者,也有權為其命名。
台灣於1895年成為日本殖民地。那個時期,不要說原住民,就連在台灣的絕大多數百姓,也很難找到對於自然科學有興趣,又有能力進行調查者。
日本殖民台灣,基於種種需要,對台灣進行大規模調查,是必然的事情。
在這個脈絡之下,台灣很多特有種生物,都冠上日本人姓氏,例如森氏、田代氏、小西氏等。
另一位是曾於1860年代,在淡水擔任官員的英國博學家斯文豪(Robert Swinhoe),命名的物種數量與種類都更多,例如大家熟悉的台灣黑熊、藍腹鷴、台灣獼猴、白鼻心等都是他命名的,也有些冠上他的名字,例如常見的斯文豪氏攀蜥。
如同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只有一個名字,部分人基於種種理由,變更出生時給定的名字。
生物也一樣,一旦被第一個發現者賦予名字,且得到當時代同領域的專家認可,便成為該物種的名字。其名稱會變動,則是後代學者基於種種新的證據或發現,以相同的程序變更其名字。
例如前面提到森氏杜鵑併到玉山杜鵑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地球上的物種,會因為自然因素而滅絕,也會有新的物種出現。
有新物種出現,便給了當時的人們,更精確說該領域的專家有命名的機會。
科學昌明有普及,人人皆可成為公民科學家,可想見可以命名的物種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不見得是物種新增很少,而是有興趣且有能力命名者增加。
好像到海邊撿奇石,當撿拾的人多了,可以撿到的機會就降低。
科學的近程就是這樣子。
以現在的角度回顧以往,好像以前的人隨隨便便就可以有成就或出名,現在好像沒有以往容易。
不只如此,在金錢與財富這個面向,好像也有這個感覺。
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如同台灣錢淹腳目的形容,只要肯打拼,到處都是機會。
而現在躺平、啃老、月光族等現象,某一方面也是社會變遷帶來的。
早上在店家吃早餐,旁邊兩位年長大哥聊天內容。
姑且稱之為麵哥與鐵馬哥,曾聽過較為年輕的前者,跟他人聊天時提到,一年來此吃三百六十五天早餐,這麼喜歡吃麵,麵哥頗為適合。後者曾經從事腳踏車製造業,賺了不少錢,稱之為鐵馬哥也適合。
麵哥:孫子可娶媳婦了吧!婚後生孩子,就升格當曾祖父了!
鐵馬哥:還沒,他老爸說等三年後28歲才讓他結婚。前兩天媳婦帶我到卓蘭看看田地,目前沒收租金供人耕種。
麵哥:這樣也不錯,免得雜草叢生。
鐵馬哥:另外還有一片山坡地,因前往該地要經過公墓,土地上頭又剛好有高壓電線經過,因此很不喜歡到那裏。那塊地是兄弟合夥買的,自己無法做決定。若有決定權,決定不要買那裏。
自己因為經營自行車製造廠,恰逢台灣自行車最景氣的時代,賺了不少錢,陸續買了五間店面。其中一間位於市場旁,當時花二百萬買的,現在增值很多。
麵哥:喔,那現在超過千萬了吧!
鐵馬哥:估計應該有兩千萬了!
麵哥:真是幸運!
不知道鐵馬哥何時買這棟房子,可能是好幾十年前買的。
話說將近四十年前,在台化台北公司上班期間,公司租了位於民生東路三段,台北精華地段剛蓋好,七層樓有電梯的大樓公寓當員工宿舍。有一次遇到房東,好奇詢問剛完工的房子,一戶需要多少錢?他告知七百多萬,當時回答他好貴!印象中,該公寓三房兩廳,室內面積應該有三十坪。
那時才出社會二三年,月薪將近三萬餘,想購置房屋,可用「我的未來不是夢」形容。
但四十年之後,該地段附近類似的住宅,起碼十倍起跳。但薪水卻沒十倍。即便是從媒體公布的台灣高薪企業員工,例如TSMC,大概也不太敢說「我的未來不是夢」。
所以居住正義,是台灣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