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捐血室二0二三年九月份暫停服務,整修內部到十二月底。
捐血室門口停放捐血車,繼續提供捐全血服務,受限於車上設備,暫停捐血小板服務。
暫停服務前服務人員曾詢問,是否願意到台中市的其他捐血站?考慮路途遙遠,又從未前往過,婉拒代為預約的好意。
曾經評估台中市區,提供捐血小板服務的捐血據點,最恰當的點為三民捐血室,恰好三民捐血室人員來訊息邀約,而且時段為早上八點,頗為適合,因此答應邀約。
豐原捐血室恢復作業前,總共到三民捐血室七次,一些值得記下來的想法。
交通考量
使用谷歌地圖規劃行程:
汽車:里程為十七公里,費時三十八分鐘,若干交通費;
機車:里程為十七公里,費時三十三分鐘,若干交通費;
鐵馬:里程為十七公里,費時五十二分鐘,兩段uBile免費;
火車:費時五十四分鐘,車費來回共三十八元;
公車:費時一小時十分鐘,車費來回約十幾元;
住家海拔二百三十公尺,三民捐血室海拔八十公尺,從住家到捐血室一路下坡,平均坡度百分之一。
因此規劃去程採租uBike方式,兩段式借車,半小時內歸還,換車點大約在威格中學附近,可以不用任何費用。這七次的去程,確實皆採用這個方式,行車時間幾乎都是五十分左右。
回程為一路上坡,而且捐好血小板,不宜有太劇烈活動,所以選擇公車或火車。總共搭四次火車三次公車。部分次數中途下車,改騎uBike,一方面省錢一方面稍微動動身子。估計全部交通支出少於八十元,每次大約十元。
提高血液質量
捐血小板兩個主要的指標是血小板數量,與血紅素數值。自己雖然這兩個指標偶爾會有高於標準不少,大部分時間都在邊緣徘徊。偶爾治標稍低於標準,還需要開合跳或到外頭跑一圈,才進入及格範圍,短時間高強度運動,可提升這兩個指標。
這七次卻完全沒這個必要,因為騎了將近一小時自行車,又爬了七層樓梯,肯定會將數值拉的很高,若真不行,那就是不行,不用再做任何努力。
每次都是抵達後不久,便開始訪談與量血壓,一開始的數值總是太高,稍後才會回到標準值,因為一定強度的活動太久了。
爾後回到豐原捐血室,也可以循這個模式。
都會區輕旅行
平常大清早會到郊區健行或騎車,每次到捐血室也騎一個小時自行車,因此沒有耽擱運動,只是場地是都會區罷了。
這二、三年,每年到台中醫院周邊的次數,五支手指頭數不完。每兩週來此一趟,感覺蠻有新鮮感。
按照慣例,每次出門仍然會帶相機,希望可以捕捉有感的畫面。很可惜,時間太急迫外加都會區較少有興趣的景物。
不過最後一次卻繞了週邊,這個區域蠻有文史氣息,有一些古蹟,也有不少特色餐廳。
逛著逛著,看到一處名為臺灣府儒考棚的地方,進入查看。查詢資料後得知是清朝時期的建築,但沒有完工,可能是為了當成科舉考試的考場。現改建為一棟蠻現代化的建築,感覺蠻特別的,有機會可以再過來瞧瞧。
旁邊一株盛開的黃槐與火刺木,好漂亮,取得不少的畫面。帶了七次相機,最後一次終於有斬獲。
服務感覺
還蠻喜歡這裡的感覺,雖然騎車前來這裡也是一種運動,但彈性沒有豐原高,所以屆齡前三年,原則上還是以在豐原捐血室為主。
豐原捐血室每次都可拿到愛心人士或單位,所贊助不錯的捐血贈品。來此七次,只拿到一個環保手提袋。當然捐血小板是盡棉薄之力,不會在乎捐血贈品。
豐原捐血室的有線電視,是當地有線電視,因此可以看到一般頻道,例如自己喜歡的國家地理、探索、動物星球等。三民捐血室的有線電視,不確定提供的業者,應該是類似MOD服務,只有一台喜歡的頻道BBC Earth。
兩個地方都提供康健雜誌,供捐血者閱讀。
其它提供的服務,與捐血小板的流程都一致。
所費時間
豐原捐血室九點開始作業,都是選第一班九點,大約十點半下機,到附近慈濟公園等拆掉止血帶,回到家大約十一點。
三民捐血室八點開始作業,也是選第一班八點,大約九點半下機,不論是搭公車或火車,回到家也大約十一點。
這段期間,不知道有多少豐原的夥伴,到其它捐血點。這七次過程,遇到二、三位原本也是在豐原捐血室的夥伴。不知道他們是否也有心得?
總之,可以持續付出棉薄之力,心理感覺很踏實,這是利他與利己的實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