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紀錄片

離開正式職場前,規劃幾個度過餘生的工作與興趣,其中一個是紀錄片,記錄自己、紀錄他人、紀錄自然界的生物。人生低潮期,曾瘋狂的自我紀錄,自拍不少身影,預防哪一天突然走到另一個時空,尚留下最後身影。對生態產生濃濃興趣,紀錄生態成為打發時間的興趣。最近稍微收斂些,不若以往瘋狂。
YT有幾個固定觀看頻道,其中一個是中國CCTV紀錄頻道。
昨天看了剛上架《講述詩仙李白輝煌燦爛的一生》,長達一個半小時影片,內容真是精采無比,而且由幾位中國重點大學歷史相關學者,闡述李白生平事蹟與重要作品,更具有公信力。看完後餘韻猶存,中國有如此優質的紀錄頻道,日本NHK,英國BBC,美國國家地理,也有非常優質紀錄片內容。台灣呢?公視?商業頻道?
對中國紀錄頻道產生興趣始於一百集的《中國通史》,紮實地看完每一集並做紀錄,從此對該頻道產生興趣。根據剛剛查詢的數據,自2011年初開播以來,目前有超過一百萬訂閱者,上傳超過一萬五千部影片。根據觀看經驗,大概有下列分類:
介紹中國的大:任何人對中國的第一個印象是大,地大物博人口剛剛被世界第一超越。沒有人可以窮其一生踏遍中國的所有地盤,珠穆朗瑪峰是其中一個障礙。如何讓對中國有興趣者認識每一寸土地,紀錄片是一個管道。航拍中國是代表性節目之一。
介紹中國的美:中國不只地大物博,屏息美景、瞠目結舌地景、豐富風土民情俯拾皆是,紀錄片輕易將這些展現在人們眼前。美麗中國自然,大美中國是代表性的內容。
介紹中國的強:二十一世紀中國人終於可以在世界舞台,取得一席之地,建立國民自信心,讓外國人知道中國非昔日吳下阿蒙,紀錄片是一個管道。大國重器、強國基石、超級工程是典型內容。
介紹中國的廣: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包容萬物,紀錄片將這些內容呈現在觀眾眼前。航拍中國是典型紀錄片。
介紹中國的深:列名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文化的深遠眾人皆知,如何將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以視覺化多媒體形式呈現,寓教於樂的方式讓觀眾了解,紀錄片展現它的優勢。一百集的中國通史、漢字五千年是最經典代表。
相較於地大物博的中國,外號福爾摩沙的台灣也有許多特有內涵。遠親不如近鄰,中國再美、再廣、再怎麼嚮往,總是隔一道台灣海峽。反觀台灣,一天內可以踏遍東西南北四個極點,對自己而言可以容易親近是最大特點。
然而如同終日旅遊,踏遍大江南北者,信手拈來盡是可以說項的素材,稍加整理可提供豐富的親身經驗,吸引廣大民眾的眼光。反觀終日蝸居,偶爾往返少數地區,即便窮盡心力陌生化常訪之地,絞盡腦汁藉由華麗豐富詞彙闡述,仍落入江郎才盡的窘境而詞窮。撇開紀錄片人才與可運用經費,中國與台灣所提供的紀錄素材,如同上述兩個對比般。
台灣在記錄台灣方面,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