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守城大山海拔2420公尺,是賽德克族的傳統領域。
賽德克族(Seediq)的眉溪部落(Tongan),是由眉溪與南山溪匯流處右岸的南山溪部落(alang Iyu),和旁邊的天主堂部落(alang Kiyokai)共同組成。北溝、有勝山、大同山西側、東眼山、關刀山、守城大山、南山等處為主要工作場域與獵場。
南山溪上游是頗負盛名的蝴蝶產地,蝴蝶種類繁多超過二百種,與美濃黃蝶翠谷、茂林紫蝶幽谷並列為台灣三大蝴蝶谷。
步道狀況
根據健行筆記所提供的資訊,有九條上山的路徑,今天走的南山登山口是其中之一。看起來比較大眾化的路線是從守關山南峰,或者是關刀山路線。南山登山口中途會接上守關山南峰路線,而關刀山路線今天有誤闖,且下切三百公尺。
若有機會再來,會想走關刀山路線。
關刀山路線雖然只走了短短幾百公尺,可感覺路線也是很原始。套用同行夥伴的用詞,這條線路非商業團路線。商業團路線會有較多的人工設施,讓徒步其間更安全。
不論從何處上山,高度海拔落差都是一千多公尺,沿途幾乎都是20~30%的坡度,某些地區更陡,不是輕鬆的路線。
接近守關山前,會經過一株非常巨大的紅檜,很少看到這麼巨大的紅檜,很難得。這附近也有不少相當胸徑的紅檜,有些可能是自然生長,有些可能是人工造林。但這株起碼好幾百年的巨大紅檜,應該自然生長的。
從南豐派出所切入楓林路,過眉溪後尋找可能上山道路過程,在某一橋頭看到南豐派出所豎立的一面警告牌,內文提到前方道路可通往守城大山與關刀山,這些區域嚴禁盜採珍貴林木。
心得
今天的行程,一方面是沿途沒有太多引起注意的生態,例如鳥類,另一方面需要留意不甚清楚的路跡,以免發生迷途。後半段發生走錯路情形,與怕太晚在密林中光線不好,容易發生迷途,因而加緊腳步,無暇欣賞步道周邊景色。大概是今年走讀山林,生態收穫最少的一次。
準備不周
早聞守城大山名號,但因認識的山友,早早便探訪過,因而從未聽聞有人邀約。
幸好,好友大帥未曾走訪過,有意願一同走訪。
但季節已進入秋天,走訪山林遇到虎頭蜂機率增加,加上大山名號,透露出它的挑戰性,因而遲遲未決定。
直到預定日期前一天才確定,也才認真了解相關資訊,確實不是很容易的路線,做了預防性安排。
大帥上坡腳程較慢,所以以他為基準,若過了十二點仍未到達三角點就折返。其次,根據所獲得的訊息,有多條路線可以上山,但路跡似乎並沒太清楚。而且偶爾媒體披露山友在此迷途的訊息,因此帶了Garmin GPS,並下載預計從守關山南峰上山的路線。
健行筆記提供的標準路線,是從楓林口攔砂壩開始徒步,旁邊似乎有一可以停車之處。
因此也告知開車大帥預計在此處下車徒步。
沒想到大帥與另外一位同行,執意認為登山口在更高位置,因此車子繼續往上開。這段路程3公里多,海拔從800上升到1250公尺,落差約4百餘公尺。
路況很不好,換成自己絕對不敢開車,但大帥的Nissan SENTRA,卻可以有驚無險地開到最末端的茶園,僅在少部分路段,底盤稍微摩擦,應該沒什麼大礙。
往上開車過程,過了第一個茶園,前行一段距離,發現路邊綁一條登山布條,表明這裡是某一步道的入口。但根據方位,這裡不是守城大山入口。
又繼續行駛一段距離,發現道路從原本上坡持續變成下坡,覺得有異,掉頭回剛經過的茶園。
刻意在布條處查探,沒有明顯路跡,顯然很長一段時間沒人行走。而且可看出上方不遠處是茶園,應該是剛經過茶園之一部分。
查探南山溪與南山相關資訊,才知道離道路約五百公尺處,是海拔1207公尺的南山,有一三角點,所以此布條是標明南山的入口。
在這個地方毫無頭緒,幸運地在茶園邊遇到一戶人家,確認剛剛的行車方向沒錯,因而又繼續沿著產業道路往前開,直到另一處茶園,水泥裡面路面變成原始路面位為止。不久在茶園上方邊陲發現登山布條。
若依原先規劃的,從楓林口攔砂壩到守關山南峰茶園登山口,距離與海拔落差也差不多。只是改為徒步行進,若自己可以主導,那肯定是走這條路線。
遇到藍腹鷴雌鳥
藍腹鷴跟帝雉都是漂亮的台灣原生種鳥類,華麗外表的雄鳥是熟悉的身影,雌鳥低調不顯眼外表,是基於育雛需要。
徒步過程,發現遠方有體型頗大的生物在移動,顯然自己已經暴露蹤跡,在覓食的生物趕緊離去。
拍到兩張不是很清晰的畫面,可以判斷是藍腹鷴或帝雉雌鳥。根據棲息地判斷,藍腹鷴機率比較大。
回家以大螢幕查看,確認是藍腹鷴,因為它的腳是紅色,而帝雉是暗灰色。
這是今天唯一捕捉到的鳥類身影。
生態
全程幾乎位於密林中,除了布條,少數繩索,少數方向路徑指示牌外,地面沒有人為設施,例如木棧道,步道台階等,非常原始自然。踩在撲滿落葉的地面,感覺非常舒服。
這樣的路面也非毫無缺點。首先是徒步過程容易發生噪音,讓附近生物產生驚覺。其次下坡時容易滑倒。
植被茂密遮住陽光,雖然避免直接日曬,但也因光線不足,影響拍攝品質。
行經區域仍然有人工林的痕跡,根據觀察主要是香杉,紅檜,以及孟宗竹。
成也布條,敗也布條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成為漢朝大將軍是蕭何推薦,後被蕭河協助呂后所殺害。
這句話可換成「成也布條,敗也布條」!
糊里糊塗地從南山茶園登山口起登,附近民眾明確指出這條路徑,應該錯不了,步條也確認這件事。但從布條與路徑狀況,這條路徑已經鮮少人走動。
若沒布條,步道很多地方環顧四周,沒有任何差異性,看不出路跡,這是最容易迷失的狀況。布條的存在,適時提供協助,可以更篤定地往前走。
甚至偶爾看到的寶特瓶,都有穩定情緒的作用,表示有文明的跡象。
直到匯入大眾路線,明顯的路跡,才沒那麼仰賴布條。
海拔上升超過一千公尺後,抵達第一個山頭守關山。
山頭最鮮明的景象是彷彿迎神賽會般的張燈結綵,到處掛滿布條,多到令人生厭的地步。一些人痛恨登山布條,甚至動手將之移除,肯定是受這種張燈結綵的景象所影響。
準備往距離不遠的目的地移動前,觀察Garmin導航機的航跡,得知目標方位。但目光被往左方九十度,約十公尺前方另一處也是張燈結綵,甚至拉起一條繩子的景象吸引。
往前查看,看不出所以然來,直覺認為應該是往下一個目的地的路徑。確認後出發,往軌跡的方位尋找布條,沒發現。此時另一位夥伴出現,跟他打招呼後,發現另一個方位有布條,這就對了,兩人便連袂循著布條方向移動。
不久在茂密的植被間發現一處開闊處,恰好山嵐正快速上升,背後一個高聳的獨立山頭頗有架式。拿拿出相機拍攝,並跟夥伴打趣,搞不好那顆就是守城大山,講完後便動身往錯誤方向移動。事後才知道,那個山頭確實是守城大山,就這麼錯過,真是令人扼腕。
夥伴提到,從網路得到的資訊,守關山往守城大山途中,會先下切約一百公尺,再爬山二百公尺。因此繼續錯誤的過程,認為高度持續下降是正常的,而且步道路跡明顯,肯定錯不了。
下降約莫百公尺後,出現往正確方向的腰繞路線,這下子更篤定。
沒想到不久繼續下降,而且看不到底,越走心理越毛。持續觀察GPS高度,高度低於2100米,終於忍不住查看軌跡,天啊,往反方向走,而且越走越遠。
這個錯誤代價太大,將近三百公尺的落差。沒辦法,只好往回走,回到高度2323米的錯誤開始點。
遠遠看到樹幹上釘了小小方向指示牌,天啊,剛剛那條路線,是從關刀山上來的路線。所以被布條給誤導了!
這不能全部怪布條,該怪自己未能明察。
結論
這趟路程,體能得到滿足,雖然沒有觀察到特殊的生態,不過也有另類的體驗。
這條路徑很自然,且具有挑戰性,不會有菜市場的感覺,有機會想再來走走。
而且南山溪附近的賽德克部落,也值得前來輕旅行,非得一定要走重口味的守城大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